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林业   759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218篇
  91篇
综合类   2142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2163篇
园艺   232篇
植物保护   43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雪勤 《北方蚕业》2003,24(2):48-48
我镇现行的秋季养蚕布局是二次布局,即饲养早、晚秋两期蚕.这种布局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早秋饲养量的不断减少,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桑树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张春林 《蚕学通讯》2003,23(4):41-42
1 我区蚕业现状我区的蚕业生产在 90年代前都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 ,1 990年养蚕 2 .1万张 ,首次突破产茧 50 0t大关 ,继后四年中 ,产茧均以 2 50t速度递增 ,1 994年养蚕 4 .6万张 ,产茧 1 50 0t,茧款收入达 1 80 0万元 ,达到了我区蚕业史上的最高峰 ,涌现出产茧 1 50t的乡 1个 ,1 0 0t的乡 2个 ,50t乡 1个 ;养蚕收入 1 0~ 1 5万元的专业村 3个 ;1~ 2万元的大户 2个 ;曾出现过市劳模养蚕状元袁天奇 ,年养蚕 56张 ,收入 2 .8万余元而远近闻名。以后随着市场的变化 ,茧价下降等原因 ,全区挖桑毁桑特别严重 ,养蚕逐年减少 ,至 2 0 0 0年全区养…  相似文献   
5.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两年对斑啄木鸟啄食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系统观察表明,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 ̄0.55只/hm^2时,其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啄食高峰期在1月份。用栽植构树饵树诱杀桑天牛成虫的方法,两年后使试验林有虫株率下降了51.3 ̄84.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高糖栽培基础、方法及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蜜柑又称无核蜜桔,因皮薄易剥、甜酸适口、食用方便及具有抗癌活性成分——玉米黄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生产中存在栽植过密、疏于整枝、滥施化肥等粗放管理导致果实淡而无味、品质变劣的现象,不能发挥温州蜜柑本身的优势,市场竞争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山区杂交中稻、一季晚稻上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病症状与种性不纯的植株相似,给杂交稻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发病田块损失10%~30%,严重田块损失达50%~8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砂拉越洲金辉蚕桑农场自1999年开始从我国引进杂交桑进行栽培试验,前报对其生长发育、产叶量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中国杂交桑对当地的生育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表现较高的生产性能,与当地栽培的桑品种相比,塘10×伦109产量较高,粤桑2号的抗病性较强,丰驰桑在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