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6篇
  41篇
综合类   55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60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家兔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兔业发展日趋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热应激对家兔的影响亦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养兔生产,降低了养兔经济效益。笔者就热应激对家兔的危害及调控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兰天 《农家顾问》2006,(8):45-46
一是降温防暑。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方法是:①通风降温。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低位窗开得和鹅舍同高,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②控制湿度。夏季鹅舍湿度保持为55%~60%。如相对湿度大于75%,则雏鹅  相似文献   
4.
用人工方法控制开放式种鹅舍的光照时间,观察莱茵种鹅产蛋性能。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鹅育种中心种鹅场,选择第三产蛋期(149周龄)的莱茵母鹅520只,分为两舍,每舍260只,按公母1∶3.6放入相同周龄的莱茵种公鹅,自然交配。1舍为试验组,用黑帘罩住窗、门遮光,在试验前一周内逐渐地缩短到10.5小时,并保持至试验结束。2舍为对照组,完全自然光照。两舍均为300平方米的开放式种鹅舍。从2002年3月1日起,白天放出在两个独立的面积相等的舍外运动场,各有一个洗浴池。试验组早6:30时放,晚5:00时收;对照组早6:00时放、晚6:00时收,具体生产中,根据日照时间…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呼吸道疾病是危害养猪生产最重要的疾病,尤其在许多大型集约化养猪场中更是如此。人们常用“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来描述此病。这一综合征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6.
张闯  李亮 《农家顾问》2004,(2):45-45
冬末初春,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大。头炕雏鹅抗寒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弱。把好以下五关,提高头炕雏鹅的成活率,事关全年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鸭舍的建造     
一、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建场 (一)水源充足,水活浪小 蛋鸭日常活动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洗澡、交配都离不开水,水上运动场是完整鸭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要有廉价的自然水源,才能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场址时,水源充足是首要条件,即使是干旱的季节,也不能断水。通常将鸭舍建在河湖之滨,水面尽量宽阔,水活浪小,水深为1~2米。如果是河流交通要道,不应选主航道,以免搔扰过多,引起鸭群应激。大型鸭场,最好场内另建深井,以保证水源和水质。 (二)交通方便,不紧靠码头 鸭场的产品、饲料以及各种物资的进出,运输所需的费用相…  相似文献   
8.
养猪种菜一体舍建筑设计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猪自身产热和太阳光能,建筑的养猪种菜一体舍,既保证了猪群正常生长,又使蔬菜大棚在无采暖的情况下生产蔬菜。  相似文献   
9.
10.
我所于 1 998年春从山西农村购回一批荷斯坦奶牛 ,共 34头。在山西 ,奶牛几乎都是放牧饲养 ,但我们没有条件放牧 ,只能栏舍饲养。奶牛放牧时活动空间大而自由 ,且脚下接触的都是松软的草地。一旦转为栏舍饲养 ,由于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改变 ,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就随之而来。现笔者把两年多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办法介绍如下 :1 运动要充足由于原来是放牧饲养 ,牛群活动的范围大 ,可以自由取食。一旦改为栏舍饲养 ,牛群长时间被固定在栏舍里 ,活动空间相对狭小。由于运动减少 ,很多问题就接踵而来 ,如消化不良、脚软乏力、难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