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湖桑绿枝扦插时,农事繁忙,尤在粘土地区扦插化工多,仅制钵用工就比沙壤地区多化三、四倍,劳力矛盾突出。苏州农村针对这一情况,以省工为主,总结试点经验,推开了就地插繁(不制钵、不移栽)成苗技术,一般成苗率70—80%,高的90%以上。与粘上钵插相比,扦插用工量节省三分之一,每工生产湖桑苗约250株。这套适应  相似文献   
2.
陈智勇 《四川蚕业》2002,30(3):20-21
<正> 为了防止密植桑苗倒伏,促进桑苗粗壮,在桑苗培育上,打顶(摘芯)技术早已被蚕区群众采用。然而,近年来打顶不适当,不但增加了育苗用工,而且影响了桑苗质量。为此,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因地制宜、科学运用打顶技术,提高桑苗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苗叶利用率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果桑苗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常规培育果桑苗需2年时间,既化工,成本又高,要占用土地2年,对桑苗需求信息难以预测,育苗计划无法准确落实。为了寻求快速育苗和1年成苗,于2001~2003年进行了桑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快速育苗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膜复盖,深开沟、浅复土的条播育苗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干旱地区桑籽育苗的困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工程与生物技术的迅速提升,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园林花卉业上已广泛生产应用木本植物容器种苗,推动了现代园林花卉业突破性的发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设施控培育苗中心针对这一课题,引进消化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应用设施控培创新技术繁育出桑树新品种新型容器苗,在常山县天马镇、宋畈乡进行了农村建园实用性试验,现将应用效果及其前景初析如下。1供试种苗供试用的新型容器桑苗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设施控培育苗中心提供。春栽供试苗是在2002年夏秋季采用绿枝扦插育成的“农桑14号”品种容器桑苗,夏秋栽供试苗是在…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高效率繁育杂交桑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繁育杂交桑苗是大面积快速扩建桑园的关键。本文对规模化繁育杂交桑苗技术的流程和桑苗基地人员的管理办法进行探讨,成功地完成基地育苗30.67公顷(460亩),每1/15公顷出苗近20万株。实践证明这套规模化杂交桑苗繁育技术,能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率的目的,即缩短了育苗时间,又可大幅度提高合格苗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7.
8.
9.
桑树营养方格育苗和肥团育苗方式移栽后,都有一个间苗过程,传统方式所间桑苗因根系被损,没有被再利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试验在桑苗方格育苗移栽后10~20天间苗,将所间桑苗用包泥团方法催根8天左右,并辅之系列配套技术,待长出新根再移栽,提高了桑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04,32(1):2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