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9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2814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233篇
  2470篇
综合类   2595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306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51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2.
对桉树迹地自然更新成为杉木林的林分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桉树迹地上萌芽生长的杉木成林后,林分生长正常,未因种植桉树而出现异常现象,林下植被生长正常,植被种类差异不明显。因此,针对受冻后的桉树低质低效林,可选择杉木萌芽条数多、生长势较强、分布较均匀的地块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3.
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遥感数据,以2015年“4·16”特大草原火灾为例,利用ENVI和ArcGIS等软件,分别对NDVI和GPP指数及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DVI和GPP指数的火后植被恢复过程表现相似,不同年份植被恢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火灾发生当年(2015年)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状况高于未发生火灾区域,而在火后第1年(2016年)却又稍低于未发生火灾区域,直到火后第2年(2017年),火烧迹地植被基本恢复到火前状态。同时,不同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在存在明显差异。草原火灾发生后当年(2015年),中强度火烧下植被恢复最好,其次是轻度,重度表现最差。草原火烧严重度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后第1个植被生长季。在之后的年份里,由于草原更新能力强大,不同火烧严重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丰富草原火灾及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草原火灾管理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是研究林下植被功能的重要前提,然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劳动。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江西省分宜县大岗山实验局山下林场杉木林下植被大致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别不同类型研究林下植被生物量与盖度的关系,可以找到一条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7.
沙柳林地适宜植被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主要探讨沙柳林地植被覆盖率与其防网固沙及水文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毛乌素沙地条件下,沙柳林地的适宜植被覆盖率为25%-45%。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地区植物中常最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湖地区各类植被中采集的46种主要植物样品,进行6种常量营养元素的分析测试,得到了区内主要植物常量营养元素的一些特征。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草原建设、畜牧业发展等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浦江地处浙江中部,属山区丘陵县,牧草植被属草丛草场类型(经浙大陶岳荣、林嘉副教授认证)。根据“浙江省山羊杂交选育研究”课题提出的杂交模式,近十年时间,先后用“萨能山羊”和“马头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表现了良好的杂交优势。与饲养放牧制度类似而草场植被不同的兄弟市县对比证明,不同的草场植被对山羊改良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按20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了植物种类、分布、多度的详细调查和分析。首次发现了兰科植物双花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的分布,填补了辽宁无此植物的空白。同时认为其植被分布有着特殊性,因此用温度随纬度、海拔递减规律估计各种植被分布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