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蚕胚胎伴性温敏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林健荣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98,24(2):100-103
试验用新九与伴1等4个温敏性的品种杂交,将其F1代蚕种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结果雄蚕正常孵化,雌蚕几乎不孵化,表明伴1等品种具有控制催青温敏性表达的基因存在。用华1与伴1组配的F1、F2及F1与亲本回交的14个组合作遗传分析,认为催青敏感性状由位于Z性染色体上的一个主基因控制,呈隐性的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2.
温敏性的伴性赤蚁蚕(Bombys mori)S伴为材料,用高温干燥(30℃、RH60%)与常温常湿(25℃、RH80%)的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测定了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均发现催青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催青后期急剧下降,且在后期高温干燥区低于常温常湿区。另外,通过对这两个处理区的蚕卵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筛选,寻找到孵化后期(胚胎发育到第8天时)的胚胎有明显差异蛋白带,并对这两条差异蛋白带进行扫描分析,发现一些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对这两个处理区较大差异蛋白区带进行分离提纯,经氨基酸组分测定表明,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氨基酸总含量常温常湿区低于高温干燥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两年对温敏雄不育小麦C49S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早播的IC49S(第一播期C49S)减数分型过程中有17.9%的细胞发生异常,当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后,大量细胞收缩变形,而使变异率急剧提高,以后小孢子的内含物逐渐解体,最终成为败育花粉,IC 49S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均很低。在I C49S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花药蛋白药蛋白质含量低,被认为可能与花粉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4.
1990~1994年,以两个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探讨了提高制种杂交率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平丘区秋播制种条件下,不育系的不育度在70%以下,平均制种杂交率为62.0%,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难以筛选到秋播制种的适宜区域。(2)采用平丘区晚直播制种途径,不育系的不育度可提高到90%以上,但制种亲本个体发育不良,综合性状差,制种产量受影响。(3)高海拔区(2600~3200m)春播制种途径,其制种杂交率达93.0%以上,两年制种产量达到607.5~1939.5kg/hm2,平均1298.3kg/hm2,超过平丘区秋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发现的胡萝卜雄性不育株作了调查与观察,并与可育株作了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1)胡萝卜雄性不育株占群体总株数的0.786%。(2)不育花花瓣为绿色,雄蕊为绿色瓣花型,不完全花瓣状,无花丝,花粉;花柱,柱头及子房完全被花瓣状结构所包裹,不易被发现。可育花花瓣为白色,花丝细长,白色,白色花药肥厚,布满花粉;花柱、柱头及子房明显。(3)观察至不育株育性对温度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的温敏性。[方法]通过人工控温诱导试验与田间自然温度生长试验调查宁夏羊角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花粉败育率。[结果] NYB的雄性不育表现为花粉的败育,虽然花粉量受低温影响较大,但花粉的败育率基本没有明显变化,田间生长不育性稳定。[结论]该研究为NYB辣椒雄性不育株系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双丙酮丙烯酰胺和膨润土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2-酮戊二酸为引发剂,采用光引发聚合方法,将膨润土加入反应体系中,制备出膨润土基新型温敏保水剂。考察了膨润土添加量、保水剂组成对温敏保水剂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膨润土含量的增加,保水剂的溶胀率减小,随保水剂组成中丙烯酸含量的增加,保水剂溶胀率增加。保水剂的溶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出显著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8.
在茧丝生产中,如能专养雄蚕,利用雄蚕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的特点,就会有效地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利用平衡致死系统、雌雄胚胎期的温敏性差异品系,都可控制单一的雄蚕孵化,实行专养雄蚕。由本课题组最先发现的温敏性蚕品系,由于其主要的经济性状距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蚕胚胎期的温敏性控制雌性或雄性蚕的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为的控制某种生物的单一性别的孵化或产出,作为一种提高生物的生产水平,造福于人类的技术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鱼类的人工孵化,已成功的将某些鱼种实施全雌或全雄化,达到了优质高产的养殖目的,乳用家畜如奶牛,通过人工技术处理,亦可提高雌性的产出比率。在家蚕方...  相似文献   
10.
雄蚕好养、桑叶利用率高.专养雄蚕比普通养蚕可省桑节本约10%。雄蚕的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一般要比雌蚕茧高约20%,可使蚕农受益。雄茧鲜茧出丝率高,每50kg鲜茧可多缫生丝1000g以上。从而使丝厂受益。雄蚕茧的纤度细、偏差小、丝质优.一般可缫5A级高位生丝,又可使丝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