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1篇
  52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低碳旅游渐渐兴起,但在国内还属刚起步阶段。大学生群体环保意识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出游意愿较高等特点必然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践行和发展低碳旅游,所以低碳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展开肯定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广。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清楚了解大学生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特征等情况,并帮助低碳旅游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3—2013年库尔勒垦区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51年来库尔勒垦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库尔勒垦区沙尘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沙尘天气日数与风向频率有一定关系,而且持续时间长的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竹片粗铣前分选定向作业效率低、分选效果差、人工依赖程度高等问题,设计一种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以实现竹片分选定向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方法】以破竹去竹节后的竹片为研究对象,提出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技术方案,设计倾斜式振动升运链、阶梯式分离系统、竹青黄面识别和翻转系统及自动送料系统等机械结构。分析竹片振动分选过程、抛送过程的运动特征,建立振动分选过程竹片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描绘竹片抛物运动轨迹,确定竹片分选定向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升运链转速、倾斜角和竹片长度为考察因素,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试验,以竹片分离率和竹青黄面识别率为评价指标,在福建建瓯中试基地对设备进行测试。【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升运链转速从1.5 m·s-1升至2.7 m·s-1,竹片分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升运链倾斜角由25°增至45°,竹片分离率显著提升;随着竹片长度增加,竹片分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相比升运链转速和倾斜角对竹片黏连分离的影响较小。竹青黄面识别率主要受升运链转速影响,升运链转速较慢,识别系统能够获...  相似文献   
4.
油菜机械移栽载苗基质块力学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保证油菜载苗基质块具有良好的机械移栽适应性和幼苗生长质量,该文针对油菜机械移栽过程中载苗基质易出现破损导致取送苗失效问题,以正方体油菜载苗基质块为研究对象,对载苗基质块力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开展以基质成分配比(蚯蚓粪:黄棕壤∶蛭石混合体积比为1∶2∶1、1∶1∶1和2∶1∶1)、基质压实度(基质与穴孔体积比为1.0、1.2和1.4)、硼硒营养液浓度(0.24%、0.27%和0.30%)为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成分配比和基质压实度对油菜载苗基质块力学特性影响分别为极显著和显著;基质成分配比及基质压实度对幼苗壮苗指数影响极显著,硼硒营养液浓度对其影响显著;基质成分配比和基质压实度均对基质包裹度及根系健壮度影响极显著,硼硒营养液浓度对基质包裹度及根系健壮度影响显著。采用综合评分法得出基质成分配比为1∶1∶1、基质压实度为1.2、硼硒营养液浓度为0.30%时油菜载苗基质块力学特性及幼苗生长质量较优。对上述因素组合所育油菜载苗基质块进行台架试验可知:在移栽机横向推苗速度20 mm/s,同步输送带速度30 mm/s,取苗频率40株/min试验条件下,基质损失率为2.57%、送取苗成功率为90.93%,满足机械移栽需求。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植物CYP86MF同源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保守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结合RACE技术,从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 L.)品种黄芽14,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品种圆白和诸葛菜(Orychophrogmus violaceus)3个材料中扩增到3个完整的cDNA全长,分别命名为Bc-CYP86MF,RsCYP86MF和OvCYP86MF,它们的cDNA全长分别为1854,1818和1876bp,分别编码524,526和534个氨基酸残基。将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基因进行排序,发现它们与拟南芥CYP86家族所有成员的氨基酸相似性都大于38%,可将它们归为细胞色素CYP86基因家族。BcCYP86MF和RsCYP86MF与CYP86C4亚家族氨基酸同源性均大于55%,则可归为CYP86C4亚家族,而OvCYP86MF与CYP86C3的同源性最高,为86.5%,应归为CYP86C3亚家族。根据氨基酸序列的排序结果构建的系统树表明,CYP45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化程度与物种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吻合。对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发现,它们都具有细胞色素P450典型的保守结构域FNAGPRLCIG,而且氨基酸组成也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重庆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利用重庆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等观测资料的年平均值,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重庆近46 a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重庆年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以2-3 a的周期波动变化为主,1984年是近46 a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突变点,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期,90年代则为相对少雨期。降水日数以2-4 a的年际变化周期为主,呈现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1984年以后降水日数偏少的年份比之前明显偏多。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80年代为偏冷期,进入21世纪后则显著上升,其平均值高出多年平均值0.4℃。降水和气温在各年代的变化特征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如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偏冷期,21世纪初为少雨、偏暖期。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湖流域5个试验站1958—2000年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四湖流域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四湖流域降水在区内差异不明显,但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间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别为204.9、0.19,春、夏两季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49%。采用Z指数法分析该区域多年降水旱涝情况,结果表明出现雨涝和干旱年的概率相当(分别为25.58%、27.91%);采用降水量模比差积曲线法及游程理论分析四湖流域降水多年丰枯变化趋势和连丰、连枯情况,结果表明四湖流域多年降水存在3个明显的连丰时段、5个明显的连枯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筛选2014-2018年涟水站发生大雾天气时段的能见度、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相关气象因子,通过分析其在大雾生消变化特征,重点研究相关气象因子对于大雾生消的指示性,从而为大雾预警发布、解除等系列气象服务提供研判依据,以期提高大雾预警发布准确率、提升气象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资源昆虫,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中黏多糖的胞壁质酶。本研究克隆了一种九香虫溶菌酶基因CcLys2,其cDNA长1096 bp,包含一个长6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3个氨基酸(aa)。九香虫溶菌酶蛋白CcLys2的N端包含一段由13 aa组成的信号肽,成熟CcLys2是一种分子量为23.34 kDa的分泌型亲水蛋白。成熟CcLys2形成7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片的三维分子结构,并由4个二硫键稳定其构象。同源性和聚类分析表明,CcLys2与来自斯氏珀蝽Plautia stali的C-型溶菌酶的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显示,CcLys2很可能属于具有消化作用的C-型溶菌酶。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阐明CcLys2基因的功能及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亦是受外来入侵物种威胁的重灾区之一。全面摸清外来入侵植物的发生种类及分布情况,可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预防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能力。本研究以贵州省中部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中南部的惠水县为调查点,采用样方法对关岭县74个样点和惠水县64个样点进行实地调查,明确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统计发生生境及分布频数等分布格局信息,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其原产地、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县共发现24科56种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其中菊科物种占绝对优势(关岭占比29.55%,惠水占比33.33%),其次是苋科(关岭13.64%,惠水11.11%)、豆科(关岭6.82%,惠水6.67%)、茄科(关岭6.82%,惠水4.44%),并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关岭80.85%,惠水86.96%)为主。本研究首次在贵州省发现了逃逸至野外的柳叶马鞭草和粉绿狐尾藻自然繁殖种群,确证了其入侵特性。紫茎泽兰、三叶鬼针草、一年蓬、水花生、小飞蓬、野老鹳草、粗毛牛膝菊等广泛分布于调查样点,为两县的主要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已适应当地的各种生态环境,并主要分布于荒地、农田、路边等人为干扰频繁生境,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两县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建议尽快系统性摸清贵州省的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并加强对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扩散动态趋势研究,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的预防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