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4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3篇
  36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生态)景观,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净化空气,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园林(生态)景观工程的营建与日常维护作业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首先,简要论述园林(生态)景观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当前园林(生态)景观工程的现状;再次,对园林(生态)景观工程的营建做出详细的论述和说明,并提出营建园林(生态)景观工程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相关建议等;最后,重点论述园林(生态)景观工程的日常维护作业,进而结合笔者多年以来的从业经验,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绿化中树池处理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对当前园林树池处理方式进行分类比较,指出不同处理方式的优劣,并对园林树池处理提出相应设计处理要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五溪山位于黟县东北部,属黄山山脉,主峰山府尖海拔1 227米,最低海拔250米.五溪山森林茂密,境内天然植被保存完好,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且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有着稀有的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翠园的规划设计,阐述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体现休闲、娱乐、化、生态等综合功能的重要性,并对生态与景观的和谐统一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生态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景观不仅具备观赏景观的功能,还能起到调整居住小区生态环境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阐述了生态景观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几种景观类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盘锦红海滩得出湿地景观的分类结果,并得出完整的湿地景观分类体系,湿地景观分类研究上更进一步;查阅关于盘锦红海滩湿地的资料文献,通过遥感地图分析研究对象,得出的数据并结合生态学知识用来辅助探究湿地景观的分类;通过研究得出盘锦红海滩湿地景观分类体系。结果表明,盘锦红海滩湿地景观可以分为一级景观、二级景观和三级景观,并按照分类标准将红海滩湿地景观分为自然生态景观、半自然生态景观和人工生态景观三大类,再按照等级继续细分,最终得出盘锦红海滩湿地景观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7.
宋立  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5,(12):184-186
以江苏环太湖国际旅游区规划为实验对象,重点探讨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异化过程,即从要素磁场分化开始,经由同质景观间的引力异化,导致同类景观片区间的引力空间异化,最终推导出另一种"同质相斥、异质相吸"的新型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萤火虫景观是动物元素在园林应用中的延伸,以萤火虫景观的定义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萤火虫景观研究概况,整合相关栖息地环境要素和景观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建设该类景观的意义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主要由水生植物打造,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也是水生植物的功劳。在园景中巧用水生植物,既可以收获生态效益,也能达到景观效果,妙处诸多。  相似文献   
10.
郑馨  周子正 《现代园艺》2023,(9):124-126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乡对立转向城乡融合的关键瓶颈期,需要在多层面、多维度上进行改革。从生态智慧乡村设施改造原则、景观设施改造技术路径以及改造策略出发,结合当前乡村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配合城乡规划发展目标,对乡村景观环境设施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以打造共建、共治、共富、共享的新型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