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芳申  进军 《警犬》2012,(2):50-50
犬对钙的代谢调控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犬摄入过高或过低量的钙都会对机体造成一系列的损害:如胃肠疾病、骨发育畸形或者是脑发育相关疾病。因此,科学饲喂宠物犬及商业用犬,根据其品种、生长阶段等的不同及生理需求对其日粮钙含量进行调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09,(6):95-95
1.<投资100元我赚了50万>真正的高手是智慧创富,林华强先生独具慧眼,适合国人3亿男人的生理需求,发明了用5种中药材泡酒的神奇酒之宝,男士在饮用2-6小时后,性功能能提高4倍以上,喝后百分之百立竿见影,中药材各县市有售,市场巨大,神奇的产品,每人每次只需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饲养雏鹅的高峰季节,但春季气温低、气候多变、致病因素多,加之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较差,极易造成雏鹅大批发病或死亡。因此,春季培育雏鹅要根据气候特点和雏鹅的生理需求,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水稻节氮栽培效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素是水稻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在以往施肥水平较低情况下,随氮肥用量增加,水稻产量迅速提高。我市氮肥亩用量由12.03kg增至1984k,水稻单产则由449.4k增至567.5kg。但随氮素用量增加,负面影响也加大,如易感病害、诱青倒伏、米质下降、综合效益降低,甚至恶化生态环境等。为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理需求条件下,减少氮素用量,减轻负面影响,增加氮素经济效益,我站进行不同氮肥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5.
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方式,都应以实现鸭群福利需求为基本原则。所采用的饲养方法应满足鸭的健康、行为和生理需求,而恰当的棚舍条件是确保这些需求的基础。[编按]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以及不同饲养目的的獭兔,在饲养管理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只有了解獭兔的生物特性、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和程序,为獭兔提供优良生活生长环境,以挖掘其遗传潜力,增强抗病力,提高生产,增加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讲述了獭兔的习性和特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养猪业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由养猪业所引起的动物福利问题日趋突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养猪生产中值得关注的福利问题。1保育栏以往在保育猪(断奶猪)栏舍的设计上,为考虑生产效益往往侧重于保温和卫生防疫,而忽视动物福利,忽视仔猪爱嬉闹、喜用吻突摆弄物体和挖掘地面的行为习性,虽然有的养猪场在栏里放一些橡皮球、砖块和铁链等物以满足保育猪的生理需求,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养好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好的精液,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率,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1饲养与饲料满足种公猪各种营养物质正常生理需求,是养好种公猪的物质基础。因此,公猪的13粮中必须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4%。为了确保青年公猪睾丸的正常发育,日粮中的含锌量应为lOOmg/kg,糠麸、饼粕、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锌。  相似文献   
9.
杨辉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6):26-27
品牌,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另一种商品的标志,是商品独特个性的代表。随着某种商品逐渐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品牌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品牌己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产品的符号,而是体现了产品的内在价值。良好的品牌声誉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当衣食住行等维持生理需求的物质消费已得到基本满足以后,  相似文献   
10.
一、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意义和作用 1.养殖周期开始之初,按照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需求,较准确地预测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有助于生产者及早筹措资金购买饲料,以规划全年生产,确保生产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