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壳聚糖,是一种化学结构与纤维类似的高分子多糖,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它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的硬壳以及菌类的细胞壁中。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近几年在农业领域中被大量推广应用。其主要功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中养分利用率;良好的生根保根效果,解除根生长不良,有效解决重茬问题;显  相似文献   
2.
DMPT即二甲基-β-丙酸噻亭(d imethyl-β-propiothetin),海洋植物的渗透调节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DMPT对各种海、淡水鱼类和虾的摄食、生长和抗逆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还能促进虾的蜕壳,提高鱼的游泳能力,而且DMPT还是动物营养代谢所需甲基的来  相似文献   
3.
甲壳病是影响甲壳类养殖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作者参阅了大量文献,综合探讨了导致甲壳病的几丁质降解菌的致病过程、种类、受害甲壳类种类地理分布以及预防和诊断甲壳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生动物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对鱼饲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饲料成本是鱼及水生贝壳类动物密集型养殖的最主要支出之一。长期以来,普遍用于饲养鱼及甲壳类动物的天然蛋白质来源一直是鱼粉。目前,全球每年鱼粉供应量约为650-700万吨。由于供应小于需求,鱼粉价格  相似文献   
5.
DMPT即二甲基-β-丙酸噻亭,海洋植物的渗透压调节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DMPT对各种海、淡水鱼类和虾的摄食、生长和抗逆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还是动物营养代谢所需甲基的来源,其能改善养殖水产品的肉质,使淡水品种呈现海产风味。在饲料中添加该物质能够改善鱼虾及甲壳类动物的饵料效率。  相似文献   
6.
《农业质量标准》2014,(5):79-79
5月23日,日本发布通报(G/SPS/N/JPN/349),拟修订食品卫生法案项下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准和法规中脱氧土霉素(Doxycyclin)残留标准.涉及肉及可食用内脏、鱼和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乳制品、鸟蛋和天然蜂蜜、动物源性食品和动/植物脂肪和油。  相似文献   
7.
<正>病原累枝虫、杯体虫等。│临床症状│寄生于甲壳类动物体表时,形成绒毛状物,被寄生动物行动缓慢,上岸。│流行情况│可危害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动物的卵、幼体及淡水鱼苗等。│诊断│刮取甲壳动物体表绒毛状物镜检即可确诊。│防治措施│1生石灰带水清塘,以杀灭寄生虫幼虫和中间宿主。2用90%晶体敌百虫2~4ppm浓度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3硫酸锌全池泼洒。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8.
梭子蟹     
孙颖民 《海洋渔业》1986,8(1):46-46
<正> 梭子蟹是一种海产甲壳类动物,它的整个身体包被着几丁质的甲壳,头胸部外面的大甲壳茶绿色,前侧缘各有9枚锯齿,最后一齿左右直伸,使整个甲壳呈梭形。额缘具4枚小齿,这块大甲壳称为头胸甲。复眼1对,具柄。步足5对,所以属十足目。第1对步足大而坚硬,呈钳状,称为螯足。第5对步足平扁如桨,称为游泳足。腹部较小,呈三角簿片状卷折于体下。梭子蟹白天多潜伏在浅海海底泥砂中,夜间则游泳觅食,以鱼、贝等为饵。如附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又称梭子蟹 ,是一种甲壳类动物 ,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是人们喜爱的海产品 ;但近几年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加大 ,海捕三疣梭子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1 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 三疣梭子蟹的躯体由头、胸、腹 3部分及附肢组成。共分 2 0节 ,头部 5节、胸部 8节、腹部 7节。头部和胸部愈合 ,称头胸部 ,具有 13对附肢。胸部 8对附肢基部的鳃式与锯缘青蟹相同。腹部 7节褶贴于头胸部下 ,腹部长与宽 (第 5~ 6腹节间缝的长度 )比约为 30∶1;雌性幼蟹时腹部呈等腰三角形 ,长与宽的比约为 1.75∶1;交配后的雌性腹部呈椭圆形 ,长…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明角质,于188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次从菌类提取出来,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维生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虾、蟹等外壳及真菌、藻类细胞壁中。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是甲壳素有效成分之一。壳聚糖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