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药制剂“克瘟灵”治疗鸡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克瘟灵”、鸡新城疫卵黄抗体、病毒唑对鸡新城疫作了对比疗效试验。试验表明,“克瘟灵”疗效明显优于鸡新城疫卵黄抗体和病毒唑的疗效,经统计表明P<0.0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8年秋两季竞翔中途,爱鸽都遭遇了类似腺病毒疫情的侵袭,导致了较大面积的病鸽,死鸽灾害。于切肤之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搞好赛鸽病菌,病毒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初生雏鸽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三个感染了不同病毒的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对脱毒效率及脱毒苗的成活率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不同病毒种类最适宜的脱毒技术方法。用茎尖剥离,热处理结合茎尖剥离技术和病毒唑结合茎尖剥离技术,设计不同的热处理周期和病毒唑浓度对材料进行脱毒处理,在计算植株的成活率及成苗率的基础上对其进ELISA检测法检测脱毒率。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方法中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和病毒唑加茎尖剥离的复合脱毒的方法在提高试管苗的脱毒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单一的茎尖剥离处理的茎尖成活率及脱毒率普遍较低。通过变温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处理中(5周)热处理时PVY, PLRV, PVS均可达到较高的脱毒。脱毒率最高为V病毒100%。病毒唑浓度为45mg/L时,通过病毒唑及茎尖剥离方法得到的PVY和PLRV的最高脱毒率为100%。PVS的最高脱毒率为92%(结论)。比起单一的茎尖剥离技术复合脱毒技术较有优势,在5周的热处理加茎尖剥离技术(只取一个叶原基的茎尖)处理适合PVS病毒的脱毒。变温热处理培养后茎尖剥离处理适于PVY病毒脱毒。试验中三种方法均适合脱去PLRV病毒。经过设计不同的热培养温度和化学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Scuxi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粗提物及其活性部位、单体具有多种药理活性[1-2],但对新城疫病毒(NDV)的作用目前未见报道.NDV可引发鸡和火鸡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疫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严重危害世界养鸡业的发展[3-4],目前兽医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因此,研究开发出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的有效药物对新城疫的预防及治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黄芩多糖的体外抗NDV的作用进行试验,为抗NDV的新型药物的研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盐酸金刚烷胺、病毒唑、病毒灵等 4种抗病毒药物分别以一定的浓度与 AIV作用 10-60min不等。结果表明,只有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与 AIV作用 40min以上,能有效地抑制 AIV在鸡胎内的繁殖。  相似文献   
6.
<正>1发病情况2006年11月26日,河北省迁西县新集镇某户饲养的1700只鸡,在200日龄开始发病。11月25日,只有个别鸡表现呼噜,畜主就投了点环丙沙星和病毒唑饮水,第二天就波及全群,遂来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张口伸颈,流鼻液,打喷嚏,呼噜。产蛋量下降,蛋壳发白,产软壳蛋畸形蛋和麻皮蛋,鸡蛋质量变差,蛋白稀薄如水样。3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可见鼻腔有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合成了病毒唑的光探针:5-叠氮基-1-1-(β-呋喃核糖基)-1,2,4-三唑-3-酰胺(1)和3-叠氨-1-(β-呋喃核糖基)-1,2,4-三唑-5-酰胺(2),并以光探针1的前体化合物5-叠氮基-1-(2,3,5-三乙酰基-β-呋喃核糖基)-1,2,4-三唑-3-酰甲酯(3)为模型化合物,初步研究了叠氮基-1,2,4-三唑的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环戊烷和甲醇)中,化合物3在光辐射下得到不同光化学产物,其光化学反应速度快,主要产物明显,且对碳-氢键的插入能力要比插入氧-氢键的强。  相似文献   
8.
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33例疗效观察全雪珍(广东省湛江市港湾医院儿科,湛江524008)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于病毒、细菌或两者混合感染之后发生。临床上常用青霉素、磺胺等抗生素治疗,但药量日渐增大,疗效常不理想。病毒哇治疗小儿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的急剧增加,有些人寄希望于抗病毒药上。在兽医临床上,发现在对猪使用病毒唑原粉的过程中,超剂量使用,从而引起猪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猪对病毒唑原粉特别敏感,尤其是内服病毒唑原粉特别容易出现中毒。现在已经是禁用的抗病毒药品,但是有的兽医工作者,仍然迷信它的疗效,继续使用该药品,现将一猪场为了治疗猪的皮肤病在母猪舍的饮水中加入病毒唑原粉而引起中毒死亡事件进行报导。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王磊 《淡水渔业》1998,28(2):42-42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周工健王磊(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6)中华鳖“白板病”(暂名)主要在幼鳖、商品鳖和种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生。发病季节一般在48月份,但在加温养殖中发病不受季节限制。病鳖肺、肝、肠、胃等内脏发炎,口鼻或泄殖孔出血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