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痢特灵治疗哺乳仔猪大肠杆菌性下痢以来,曾有2.2%(8/380)、2.3%(11/488)的仔猪出现轻度运动失调,四肢不能站立行走,靠跗,腕关节撑地爬行,或卧地不起的症状。多数病例体温低于39℃,停药后3~4d自行康复,但恢复后的仔猪和健康仔猪相比较,生长发育严重滞后,为了探明该症状的出现是否与喂痢特灵有关,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痢特灵可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治疗可加倍。使用时药量要准确计算,搅拌均匀,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将痢特灵作饮水给药,但它几乎不溶于水,易沉淀,而鸡的饮水量又随温度高低、喂料干湿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份,海原县海城镇某养鸡专业户购进1日龄商品代海赛克斯蛋鸡苗1700只,3日龄时,为防雏鸡白痢,应用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痢特灵),因药物过量,加之拌药不匀,而导致雏鸡急性中毒。虽经及时治疗,死亡率仍达21.8%,尤其以体质强壮者为多。1 临床症状 患鸡表现为兴奋不安,步态不稳,运动失调,摇头伸颈,不停鸣叫,翅膀及腿部僵直,出现角弓反张,有的中毒10min左右因痉挛抽搐,惊蔽而死,有的延至数小时后死亡。2 剖检变化 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心肌变性;肝脏有点状出血,有的出现明显的肝周炎…  相似文献   
4.
喹乙醇或痢特灵用量过大引起鸡中毒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但最近在我市出现一例喹乙醇与痢特灵合用引起雏鸡中毒.造成重大伤亡。此病例鲜有报道,下面将具体发病情况和冶疗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禽痢特灵中毒的病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而猪痢特灵中毒在临床上少见报道。2002年8月13日,磐石市福安街某养殖场饲养的36头商品育肥猪发乍痢特灵中毒,病程历经3d,发病36头,发病率为100%:死亡8头,死亡率为22%。现将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2011年3月,奉化市某养鸭户养殖绍兴麻鸭1500羽,发生腹泻后,使用痢特灵片1瓶研碎后拌料饲喂。使用2 d后,鸭群开始出现角弓反张或头颈扭曲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开始死亡。 2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可见皮下、腿肌呈弥漫性出血,肠道充血、出血,肝脾肿大,心肌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7.
<正>1.痢特灵。用于鸡下痢、肠炎及拉稀等症,每只每次喂药半片,效果十分显著。2.百喘硼。用于鸡气管炎,患病鸡每只投喂1片即可见效,并可很快痊愈。3.土霉素。是消炎常备药。4.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每只鸡用2~4  相似文献   
8.
在防治禽类细菌病中,由于对广谱杀菌剂痢特灵使用不当,易引发中毒。近年来,笔者在禽病诊治中,两次接触到了日龄肉仔鸡发生痢特灵中毒病例。 一、发病情况 赤峰市两家肉仔鸡场,4月初从福州引进1日龄肉鸡雏5.6万只,饲喂唐山市某饲料厂生产的0~10日龄雏鸡颗粒饲料。为预防肉雏白痢,于2日龄开始,将痢特灵按0.02%的比例分步拌入颗粒饲料中,混匀后饲喂。3日龄时全群肉鸡雏出现精神萎顿、口渴等症状,死亡  相似文献   
9.
10.
清涧沟陈家一头体重约350kg水牛发病来诊。主诉:该牛因角斗败回后,第2天即溏泻带血呈暗红色粪,少食,精神不振,经他医用痢特灵治疗无效。检查:体温39.0℃,肠胃有鸣声且弱,鼻汗不成珠。治疗:解郁行气,化瘀利湿,健脾土。方药:瞿麦草500g,仙鹤草500g,漏芦250g,陈皮250g.两煎,合并煎液,候温一次灌服。次日溏便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