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1%,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6~10月份,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2.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鸡卡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血细胞和一些内脏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俗称白冠病。该病几年来在我市山区流行较普遍,每年以7、8、9月份发病率最高,养鸡户往往忽视该病的预防。2004年7月,我市某蛋鸡场的280日龄产蛋鸡发生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发病900余羽,死亡183羽,损失较大,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一种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传播的,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雏鸡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蛋鸡白冠病称蛋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白细胞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各日龄鸡均可感染,雏鸡感染后可引起发育迟缓,死亡率较高。产蛋鸡群感染可引起鸡贫血,血液稀薄,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本病高发于6到10月份,应引起养殖户的重视。1发病情况2011年8月,某蛋鸡养殖户来我站就诊,主诉该养殖户饲养5 000只200日龄的蛋鸡,发病150只,发病率3%,出现鸡冠苍白,精神沉郁,排稀便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白冠病是鸡类的一种传播性疾病,由于发病率较高且极易扩散流行,它的发生往往会给养鸡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分析白冠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症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白冠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白冠病又叫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成年鸡发生本病死亡率较高,产蛋鸡发病后产蛋率大量下降,该病在四季都发生,但主要发生于每年2~11月份.  相似文献   
7.
白冠病又称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最明显的特征是贫血,鸡冠苍白。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冠病又称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蛋鸡、肉鸡都易发病,笼养蛋鸡尤为严重。该病一般在夏末和秋季高温多湿的7-10月份多发,由于夏季降雨量较大,其温湿度条件有利于库蠓和蚋的孳生,因此在多雨水涝的年份或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而寄生鸡体内的卡氏白细胞原虫,主要是由库蠓携带传播的,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雏鸡易感性最高,笔者2011年9月份接诊一例40  相似文献   
10.
白冠病又名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是由带有住白细胞原虫的蚊虫、蠓叮咬鸡后,住白细胞原虫侵害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各龄家禽都易患,日龄越小,易患性越大。由于养殖场条件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