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发病情况2018年8月成都市某县养猪场存栏1320头生猪。8月12日发病,部分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病猪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前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至8月20日共发病340头,用药治疗后死亡12头,发病率25.7%,病猪死亡率3.5%。  相似文献   
2.
鹅皮下气肿又称气囊破裂,多发于1~2周龄以内的鹅。如捉捕时用力粗暴、过猛,或饲养密度过大,拥挤等因素可导致气囊破裂,也可因尖锐异物刺破气囊或肱骨、胸骨等有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使气体转移,积聚于皮下,产生病理状态的皮下气肿,或呼吸道的先天性缺陷亦可使气体溢于皮下等情况均可致此病。1临床症状患鹅颈部皮下充满气体,俗称肿脖子,有时可见胸腹部和两翅内侧膨胀,轻者只局限于颈的基部,重者可发生于全身皮下,使胸腹围增大,皮肤发红发亮,羽毛逆立,触诊皮肤紧张,叩诊时有鼓音。患病初期,患鹅有食欲,能游泳,但不能潜水,若不及时治疗,2防治措…  相似文献   
3.
4.
5.
<正>脓肿是兽医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家畜局部组织或器官内发生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留而表现组织溶解液化。局部感染是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家畜体表被毛上存在大量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6.
犬会阴疝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疝(perineal hernia)指腹腔或盆腔脏器经盆腔后直肠侧面结缔组织间隙突至会阴部皮下所形成的局限性突起。疝内容物多为直肠,也见膀胱、前列腺或腹膜后脂肪。在五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属临床多发生病。常发生于7-9岁公犬.10岁以上公犬虽也有发生,但发病率较低;母犬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春季干旱多风地区,果树高接时采用接口灌清水技术,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6.6%以上,而接口不灌清水的对照成活率仅65.0%左右,效果显著。同时接口灌清水还显著促进新梢生长和加速树势恢复。  相似文献   
8.
武清区某种鸡场饲养的蛋种鸡(约30周龄)发生皮下气肿,表现为全身皮下出现许多突起的气泡。发病率很低,也没有传染性,一个6300只饲养量的鸡舍仅有个别鸡患病。患鸡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生理状况均无明显异常,电未发现除气肿外其他病变。用酒精消毒过的注射针头刺破气泡放气即可治愈。因此,推断此病为单纯性皮下气肿。禽类的皮下气肿发生率较低,蛋种鸡发生本病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一 鸭病毒性肠炎 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周围羽毛湿润呈湿圈,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部分鸭头部皮下水肿使得头部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胖头瘟”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可见从口腔或鼻腔流出黄色或褐色液体,大部分病鸭表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目的是测定日粮中牛油、玉米油和共轭亚油酸对甘油三酯中脂肪酸位置分布的影响。杂交阉公猪 (每个处理组 6头 ,n=6 )饲喂含有 1.5 %牛油、1.5 %玉米油或1.5 %共轭亚油酸的日粮 5周 ,猪屠宰后立刻取皮下脂肪组织样本 ,利用无根根霉属脂酶消化 ,通过甘油三酯的 sn- 2位置来确定脂肪酸组成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位于 sn- 1/3位置的脂肪酸。饲喂共轭亚油酸提高了 (P<0 .0 5 )总饱和脂肪酸 (SFA ,特别是 16∶ 0 )和脂肪组织脂质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浓度 ,但是降低了 (P <0 .0 5 )总的单价不饱和脂肪酸(MU FA,特别是 18∶ 1n- 9)的浓度。日粮中的共轭亚油酸使总饱和脂肪酸在 sn- 1/3位置聚集 ,同时外侧位置上的单价不饱和脂肪酸和 18∶ 2 n- 6相应比例的下降 ,相对应的饲喂共轭亚油酸的猪的脂肪的熔点比饲喂玉米油或牛油的猪高出 10℃ (P<0 .0 5 )。这些数据表明 ,共轭亚油酸日粮通过提高脂肪 sn- 1/ 3位置上的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提高了猪脂肪组织中脂质的熔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