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之一,历代有关农业思想及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古书多达数百种,它们被历代学者们归类入流,但分布很芜杂,多数入农家,小部分入食货志、谱牒和谱录。从历代目录学著作可看出学科交叉现象在农家类中尤其明显,从中也可探察中国古代农业文化遗产在古书中的收载情况。  相似文献   
2.
袁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32-14433,14445
结合历代目录学家古代农书编目认识、官修史志书目子部农家类著录的演变轨迹,以及现代农书与古代农书的整理情况,指出作为子部的二级类目农家类不仅需要细分子目、详加著录,更需要出现专科目录,从而既能符合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趋势,又能够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大量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著录书目提要的风格独特,反映了其文风、学风、史观和学术发展轨迹。《农桑辑要》题跋是郑氏所有书目提要中最具典型之篇,内容简约丰美,转相发明,耐人体会玩昧,不愧是历代题跋之精品,代表了郑振铎作为一代目录学家之成就。本文以此著录为例,通过古今比较,阐述郑振铎书目提要的著录体例特点,并从文本、学术史、目录学等多视角解读其书目提要之风格。  相似文献   
4.
认识与掌握目录学理论研究的轨迹,科学、公正、客观地评说目录学理论研究中的利弊得失,是事关目录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通对过目录学理论研究轨迹、路向的阐述辩析,提出目录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方才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胡应麟的文献学成就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应辟是明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大力倡导并践行"会通"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辨伪学、古典目录学史研究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学者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古代分类法与古代学术思想之间、与中图法之间等关系的研究;对历代目录学家分类思想的研究;古籍分类法的选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新的中国古典文献分类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录学研究的成就,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趋势做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在该环境下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为考察对象,总结其图书分类、著录内容、著录方式的特点,突显其目录学贡献,推演其作为目录学名著成为后世"撰述之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阅读正以整体化阅读的方式引导着整个时代的变动和走向,数字图书馆也将催生和支持新的知识组织方式与服务机制。数字目录学为配合大众阅读需求而兴起,旨在研究人们读书治学的新特征,整合各类有价值的数字资源。通过对重庆公共图书馆系统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运用目录学理论辨析传统OPAC在资源组织方式、检索途径与配套措施等方面的不足与弊端。强调在数字空间强化的背景下,结合新阅读特性和公众阅读需求,借鉴和发展通用书目的揭示方法,创新和提高OPAC2.0书目阅读引导的能力,构建书目主体的人文精神与信息技术的协调与统一,拓展社会文化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