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检测REST蛋白过表达或干扰对由PrP106-126毒性多肽引起的原代神经元纤维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受PrP106-126刺激后的原代神经元中REST表达的变化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已经构建好的pCMV-HA-REST质粒转染进入原代神经元,或利用靶向REST的小干扰siRNA技术干扰原代神经元中REST蛋白的表达。用PrP106-126毒性多肽刺激转染了REST过表达或干扰质粒的原代神经元,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突触后蛋白PSD-95的变化情况;利用免疫荧光观察突触后蛋白和神经纤维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受到多肽刺激后,REST从神经元的胞浆向胞核转移的同时表达量也逐渐增加,24h时达到顶峰,之后缓慢减少。生理情况下,过表达REST促进突触后蛋白PSD-95的表达;病理情况下,REST的过表达减轻由毒性多肽引起的突触损伤、神经纤维断裂。相应地,干扰REST后,加剧毒性多肽对神经纤维的损伤。结果表明,REST蛋白的过表达缓解PrP106-126毒性多肽对原代神经细胞造成的病理性损伤,为进一步阐释REST对朊病毒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和神经保护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犬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多发性神经炎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叫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出现包括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根、脊髓膜、脊髓等神经组织的炎性变  相似文献   
3.
用乙醛酸诱发灾光技术研究了14-30周胎儿眼结膜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发现角膜巩缘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与角巩膜的血管伴行,纤维数量随胎龄增加而增加,角膜基质层于16周以后有少量纤维,角膜内皮层和上皮层未发现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4.
大鼠垂体前叶内IFN-γ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发现大鼠垂体前叶内有IFN-γ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存在。纤维主要有纤维型和膨体型两种形式。纤维型表现为细、短淡染的IFN-γ免疫反应神经纤维;膨体型表现为大小不等、深染的点状结构。这些纤维围绕在腺细胞周围,与腺细胞有密切关系。阳性纤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血管壁上也可看到阳性纤维。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妊娠山羊三个不同时期垂体前叶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三个不同时期(妊娠1~4周,妊娠5~8周,妊娠9~17周),山羊垂体前叶中均存在CGRP阳性纤维,形态各异。依据其形态大致可分为网络点线型纤维、细长串珠型纤维、字母型纤维三类。  相似文献   
6.
7.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8.
犬究竟有哪些感官能力?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人类自身感官的角度来理解。人有五官:眼、耳、口、鼻、眉毛;有情绪:喜、怒、哀、乐;有各种行为,而犬也具备这些与人相同或者类似的感官能力。本文将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个方面来简述犬的感官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病变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发生在贵州省的山羊痘病变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在感染的皮肤和肺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发现有大量不同成熟阶段的典型的山羊痘病毒颗粒。病毒颗粒也可见于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内,甚至少量在血管腔内。受感染的细胞除可见胞浆内散在的病毒颗粒或形成病毒包涵体外,通常可见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扩张。一个有趣但十分重要的发现是,有髓神经纤维也被病毒和被感染的巨噬细胞所波及,并可见节段性脱髓鞘以及轴索和雪旺氏细胞的变性。在山羊痘痘疹材料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痘斑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也可见成熟和不成熟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上常用BSE检测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测将中枢神经组织制备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随后在显微镜下检查BSE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疯牛病最重要的病变是延髓(脑闩)部位灰质神经纤维网出现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泡,通常对称性分布。在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空泡化最严重。中枢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疯牛病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