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硒化秦巴硒菇多糖(Se-ABM)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DNA损伤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用Se-ABM和拓扑替康处理(Topotecan)A549细胞,分别用CCK-8试验,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检测Se-ABM对A549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Se-ABM能够抑制HT29、HepG2、HeLa和A549细胞的增殖,其中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最为明显。细胞流式试验表明,Se-ABM在G2/M期阻滞A549细胞,并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Se-ABM能够使A549细胞中DNA损伤相关因子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相关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related gene,ATR)、抑癌基因(p53)、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早实核桃幼龄园合理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园在幼龄期进行间作,是我国核桃栽培中的一项成功作务制度。近年来,随着早实核桃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合理间作技术已引起广大栽培者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提高核桃园早期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途径。笔者结合早实核桃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现就秦巴山地早实核桃幼龄园间作  相似文献   
3.
陇南山区宜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南山区地处我国中西部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山峦叠嶂、沟壑交错、山大沟深,最低海拔550米,最高海拔4187米。由于这种特殊地形加上岩层破碎、石多土薄、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了秦巴山地烟区环境下,烟草企业和烟农合作社如何联手解决烟田废弃物有机肥试制过程中的设备设施购置、生产线建设、原料集中收储、有机肥生产、田间效益对比和资源循环利用配套政策研究等问题,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核算,以期为相关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达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在全国却相对滞后,与秦巴地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有效途径。达州应发挥资源、交通、经济、文化等优势,通过旅游一体化战略,组建秦巴无障碍旅游区,切实促进达州旅游快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处秦巴山区交汇地带的陇南市是优质核桃的生产区,也是典型的峡谷区和国家贫困区。因气候复杂多样,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低而不稳。通过改进方法,即春季在阳坡和河谷区采用劈接、插皮接;在高寒阴湿区和阴坡通过整形修剪,采取绿枝劈接和芽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内含物阿魏酸,刺激快速产生愈伤组织,可大幅提高核桃高接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科学评估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为区域内生态安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秦巴山地2000—2020年3期地表覆被数据为基础,应用空间分析法和地形分布指数法,定量地分析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以及其在各地形梯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偏低,空间差异特征显著,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呈东西两侧跟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2000—2020年,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呈下降趋势,低生态风险区明显扩张,高生态风险区显著缩小。③高生态风险多集中分布于海拔高、地形复杂或海拔低、地形平坦地区,低生态风险在中等地形梯度地区呈优势分布。[结论] 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秦巴地区自然条件及马铃薯生长规律及生产、加工现状和现阶段马铃薯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自己工作实际,提出了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发展,分类指导;深入研究,强化集成;多方协助,合力推进"的原则,促进马铃薯生产朝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地生态格局与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生态环境综合体。受自然分异规律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双重干预和影响,产生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垂直分异及其层带组合格局。通过土地生态类型格局分析,可以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从而为全面认识土地类型群体的生态属性及其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设计与优化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方法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类型时空分异规律及其综合定量评价研究,划定了农业生态类型区。据此并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山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经济模式和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和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区域的地理、气候因素和保护性耕作实施的情况。对照保护性耕作适应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分析了秦巴地区特别是商洛山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在秦巴地区特别是商洛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