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4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625篇
林业   1011篇
农学   885篇
基础科学   1157篇
  642篇
综合类   5585篇
农作物   513篇
水产渔业   452篇
畜牧兽医   2273篇
园艺   823篇
植物保护   302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02篇
  2022年   739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全球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检索策略,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量、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机构、期刊及发文量较高的作者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8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整体势头。美国和中国是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文献量和总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篇均被引数量高于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科研机构在发文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文章篇均被引数量高,达到10以上。对2016—2018年的高被引文献(Top10)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高频词共现主题聚类可视化分析。从论文影响力及主题词规模2个维度表征领域内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是近年来植物科学的高关注度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与前期的需求调研相符,初步预测这些研究方向将对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奕萌  冯泉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40-142,147
烟草物料受农产品特性的影响,不同质地烟叶和叶丝存在容重上的差异,不同状态的烟草物质如何均衡地控制实物流量,基于烟草物质流量均衡控制设备参数设计是研究的重点.该研究利用数学建模及计算机模拟,基于喂料机、提升机、计量管、电子秤等不同设备,代入物料基础数据,仿真模拟实物运行状态.研究提升机带速计算公式,与电子皮带秤带速相匹配,在生产过程中提升机皮带电机转速均匀,实现零停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紫花槭转录组数据,进一步开展紫花槭秋季叶片呈色机制研究.本研究以紫花槭秋季转色期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叶片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初步分析.转录组数据共获得50501条Unigene,有35316条Unigene在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其中NR数据库中注释到的Unigene数量最多,共35024条,占69.4%.在注释到的物种中,紫花槭比对的Unigene与甜橙(Citrus sinensis)相似度最高,共有4290条,占12.25%.紫花槭转录组中的Unigene根据GO功能可分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共有25375条,其中生物学过程的基因最多,主要聚集于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等.基于Unigene库的基因结构分析,其中SSR分析共获得12711个SSR标记,占Unigene总数的36%.SSR位点共包含150种重复基元,单碱基重复所占比例最高(7184个,61.86%),四碱基重复、五碱基重复和六碱基重复所占比例较低.Unigene库中共有328239个SNP位点,发生频率为1/190 bp,SNP位点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种类型的碱基替换方式,其中碱基转换位点213787个(65.13%),碱基颠换位点114452个(34.87%),碱基转换类型发生频率高于颠换类型.6种单碱基变异中,2种转换类型A/G、C/T的发生频率分别为33.03%和32.10%;4种颠换类型中A/T发生频率最高,为11.52%;C/G发生频率最低,为5.79%.紫花槭转录组秋季叶色表达的转录组分析,可为紫花槭叶色基因调控、定向分子育种和培育彩叶新品种提供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实践界与学术界注意力汇聚的焦点。本研究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选取1999年到2016年环境治理领域的1185篇相关论文作为样本分析数据,综合运用聚类统计分析、多维尺度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等展示技术,构建出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与演化趋势图。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环境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环境污染复杂化与区域治理差异化;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视阙下的环境治理等环境治理领域的五大研究热点主题。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国内环境治理领域历经了研究肇始与探索、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深化等三大阶段性趋势。研究进一步预测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环境政策工具、吸纳公众参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球深化合作共治等方向将可能是未来环境治理领域潜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发展养殖业"多元决策观"的广泛传播,在我国健康养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利用营养活性物质制定健康养殖的营养策略的各种方案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饲料中存在的营养活性物质研究,利用营养活性物质研发和生产的种种饲料添加剂产品不断涌现,遗憾的是,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界对饲料中营养活性物质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的研究处于初级水平,产品研发和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此类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作者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拟就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齐齐哈尔市省种畜场对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危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在齐齐哈尔地区一年发生3次代,以幼虫取食甘草叶片为害,成虫在甘草根际及土缝等处越冬,用化学药剂防治和农业技术防治相结合是防治甘草跗粗角萤叶甲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