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4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959篇
林业   1515篇
农学   1356篇
基础科学   1149篇
  898篇
综合类   8224篇
农作物   834篇
水产渔业   462篇
畜牧兽医   3477篇
园艺   1377篇
植物保护   514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773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079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151篇
  2010年   1058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郁闭园改造,对于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苹果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提升苹果种植效益,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苹果郁闭园改造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品种、砧木类型、树龄、树形、枝组类型、枝条长势等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的翻译后异戊烯化修饰(CAAX修饰)能够介导真核生物中许多重要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以及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致的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病害之一,造成全球水稻严重减产。为深入了解稻瘟病菌致病机理,更好地防控稻瘟病,我们研究了异戊烯修饰是否影响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首先从稻瘟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到一个稻瘟病菌的异戊烯蛋白酶MoRce1,同源比对发现MoRce1保守结构域在各物种之间变化较大,猜测在不同物种中该蛋白可能出现了功能分化。经同源重组方法敲除MoRCE1基因,发现MoRCE1缺失突变体在胁迫培养条件下细胞壁完整性明显缺陷,但是对营养生长、产孢、萌发以及致病性没有明显影响,说明MoRce1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稻瘟病菌细胞壁合成相关蛋白的异戊烯化修饰进而影响该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7个县/市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 CCYV),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新疆南疆CCYV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从中国新疆南疆7个县/市采集带有黄化特征的51份甜瓜叶片样品,RT-PCR进行CCYV的检测,进行特异性片段的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中国新疆巴楚县、阿克苏市、莎车县、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均未检测到CCYV,而洛浦县的13份样本中,8份检出为CCYV阳性,检出率为61.53%,洛浦县CCYV特异性片段克隆测序获得了685 bp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CCYV分离物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的一致性达到100%。所得序列与中国新疆(吐鲁番)、中国其他省、苏丹、日本、塞浦路斯、黎巴嫩的CP基因聚在I组(Group),沙特阿拉伯的分离物聚在Ⅱ组,伊朗的分离物聚在Ⅲ组。【结论】CCYV在中国新疆南疆洛浦县甜瓜产区发生,与中国新疆吐鲁番、中国其他省及周围国家的CCYV分离物亲缘关系很近,且群体遗传变异很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辣椒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培养基理化性质、各类植物激素和防褐化添加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愈伤组织褐化机理、再生苗移栽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辣椒的快繁育苗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金属矿化效应对太行山片麻岩基岩裂隙地下水勘查时的影响,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易县某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该研究区片麻岩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规律。利用激发极化法获取了金属因素和极化率,分析了研究区金属因素的特征,讨论了金属因素与基岩裂隙水富水性的关系,并布置地质钻孔验证了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与金属因素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地区,金属因素曲线和极化率曲线大体上呈现水平轴对称形态;在有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地区,金属因素曲线和极化率曲线形态基本相同;金属因素全曲线和极化率全曲线均同时快速增加,意味着研究区存在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可能性急剧加大;金属因素大于1×102/(Ω·m),极化率大于3%,研究区存在较为明显的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相比极化率,金属因素对地下水勘查时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分辨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效果可靠,在条件类似的存在金属矿化效应影响的太行山片麻岩基岩裂隙水分布区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8):80-82
以‘早佳’(8424)为材料研究了双株栽培模式西瓜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以确定大棚西瓜双株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与常规单株栽培比较,双株栽培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及品质,667 m~2节约生产成本475~575元,纯收入增加685.70~805.25元,可作为一种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12):94-95
根据小果型西瓜的特征特性及内蒙古地区冷凉的气候条件,探索出适宜当地的不整枝、不打权的省工简约化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笔者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情况,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技术,对当地小果型西瓜的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