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抑制鹿源多药耐药结核菌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鹿源多药耐药结核菌有效的中药耐药抑制剂,通过MABA法检测24种中药的水和乙醇提取物对多药耐药结核菌及标准菌H37Rv的体外抗菌效果,将筛选出的抗菌效果好的黄连醇提物和黄连水提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同时以MABA法与标准品比较体外抗结核菌活性。结果显示,黄连、独活和侧柏叶有明显的抗结核活性,其中黄连水粗提物和乙醇粗提物效果最佳,测得它们活性成分即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22.74%和35.23%,并显示二者与小檗碱的体外抗结核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2.
副结核分枝杆菌DNA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溶菌酶、SDS、高氯酸钠等处理提取副结核分析杆菌C2株染色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Pst I消化后,以质粒pBluescript SK为载体,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转入E。coli DH5a受体菌中,构建了副结核菌C2株的DNA基因文库。应用反向杂交试验,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4个重组克隆:PTP12、PTP19、PTP38。对这4个重组克隆进行酶切、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个插入片段长度分别为:4  相似文献   
3.
4.
2012年9月18日~19日,忠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市、县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派出技术人员深入汝溪镇、忠州镇的2家奶牛场,对所有奶牛开展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目前已对22头奶牛进行了牛型结核菌素皮内注射,采集奶牛血清样品  相似文献   
5.
分枝杆菌病是猪的慢性病,全国都有发生。该病是经口感染。主要症状是颌和肠淋巴结有结核样病灶。日本、1939年发现本病,每年有少数猪发病。由于养猪规模小,对家畜卫生认识不足,未引起重视。本病病原菌是分枝杆菌。该菌对人有致病性。为让人们有正确的认识,将本病病性简要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 1904年,在美国发现,欧洲各国及澳大利亚、非洲、亚洲等地广泛发生。日本,据统计,1948年屠宰猪,有结核病灶的占0.1%,到1974年减少到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主因发热、头痛、咳嗽8 d于2012-06-25日入院。患者于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伴头痛、恶心,出现喷射性呕吐一次。5天前于当地医院拍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热伤风”,给予抗感染治疗3 d无好转;1 d前复查胸片:双肺弥漫性病变,胸部CT:双肺弥漫性粟粒样小结节影,病变明显进展。就诊于某医院,考虑不除外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进而入胸科医院就诊。既往体健,其弟弟1个半月前因双肺弥漫性病变急剧进展身亡。查体:颈抵抗一横指;胸 CT:双肺散在粟粒样小结节;头颅核磁无明显异常;腰椎穿刺:压力180 mmH2 O;脑脊液常规、生化无明显异常;痰涂片未发现抗酸杆菌;抗痨治疗过程中始终有发热、咳嗽。复查胸部 CT示双肺病变逐渐进展,治疗11 d,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颅压400 mmH2 O。2012-07-06日转入 ICU继续治疗,脑脊液细胞学:淋巴细胞29个,单核细胞33个,激活单核细胞1个;脑脊液常规生化无异常。2周后病情好转后普通病房,胸部 CT显示病变较前吸收减少;颅压依旧处于高水平;脑脊液常规、生化无异常;B超示有积液。患者头痛进行性加剧,复查核磁出现新病变,考虑结核球,后被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出院时痰结核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7.
8.
结核菌对小动物的感杂特性的国内尚无报道。我们结合副结核菌鉴定的研究,行了副结核菌对家兔、豚鼠、鸡、地鼠的感染试验,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结核杆菌主要有牛型、人型和禽型,其中牛型菌以奶牛的感染性最高,人、猪次之。该病的特征是组织中形成结节与冷性脓疡,随后发生干酪样病变和钙化,机体呈慢性消耗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结核菌Pho PR双组份系统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对不同药物作用的菌液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根据Gen Bank中H37Rv的Pho P(0757)基因、PhoR(0758)基因和Sig A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6.0软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并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浓度黄连生物碱作用时,多药耐药结核菌MT-7、MB-1的Pho P和PhoR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且黄连总生物碱与RPF联合作用时,多药耐药结核菌MT-7、MB-1的Pho P和PhoR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黄连生物碱是RFP抗菌增效剂。本试验为结核菌抗菌增效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