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386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61篇
  25篇
综合类   107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2461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春林 《蚕学通讯》2003,23(4):41-42
1 我区蚕业现状我区的蚕业生产在 90年代前都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 ,1 990年养蚕 2 .1万张 ,首次突破产茧 50 0t大关 ,继后四年中 ,产茧均以 2 50t速度递增 ,1 994年养蚕 4 .6万张 ,产茧 1 50 0t,茧款收入达 1 80 0万元 ,达到了我区蚕业史上的最高峰 ,涌现出产茧 1 50t的乡 1个 ,1 0 0t的乡 2个 ,50t乡 1个 ;养蚕收入 1 0~ 1 5万元的专业村 3个 ;1~ 2万元的大户 2个 ;曾出现过市劳模养蚕状元袁天奇 ,年养蚕 56张 ,收入 2 .8万余元而远近闻名。以后随着市场的变化 ,茧价下降等原因 ,全区挖桑毁桑特别严重 ,养蚕逐年减少 ,至 2 0 0 0年全区养…  相似文献   
2.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型水电站机组并网运行时,有相当多的运行人员认为调速器面板转速调整机构指标指示的是机组的转速(相对值)。从机械液压型调速器的结构动作原理及带动转速调整机构指针摆动的传动机构来说明:同一指针,在机组单机运行时,指针指示值定性地表示机组转速给定值:;在机组并网运行时,指针指示值定性地机组出力给定值(更严格地说是导叶开度给定值)。  相似文献   
4.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两年对斑啄木鸟啄食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系统观察表明,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 ̄0.55只/hm^2时,其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啄食高峰期在1月份。用栽植构树饵树诱杀桑天牛成虫的方法,两年后使试验林有虫株率下降了51.3 ̄84.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母畜疾病,尤其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对集约化养殖场损失日益严重。研究就康泰(母畜综合抗感染)注射液进行了临床应用试验,现将试验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1湿热(毒)型1.1临床症状多由助产、胎衣剥离或其他原因损伤子宫或胎衣残留子宫所致。该型病牛临床表现为全身症状严重:发热,口渴喜饮,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如米泔水样,多为脓性或夹杂血液、豆腐渣样黏稠物,味腥臭,卧地后流出量更多;弓  相似文献   
7.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砂拉越洲金辉蚕桑农场自1999年开始从我国引进杂交桑进行栽培试验,前报对其生长发育、产叶量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中国杂交桑对当地的生育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表现较高的生产性能,与当地栽培的桑品种相比,塘10×伦109产量较高,粤桑2号的抗病性较强,丰驰桑在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 湖桑绿枝扦插时,农事繁忙,尤在粘土地区扦插化工多,仅制钵用工就比沙壤地区多化三、四倍,劳力矛盾突出。苏州农村针对这一情况,以省工为主,总结试点经验,推开了就地插繁(不制钵、不移栽)成苗技术,一般成苗率70—80%,高的90%以上。与粘上钵插相比,扦插用工量节省三分之一,每工生产湖桑苗约250株。这套适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