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结果表明,饲喂纤维素酶(3g/头·日)的兔日增重明显增加(P<0.05),通过电镜观察试验组兔空肠肠绒毛结构比较完整,而对照组则比较紊乱。另外,纤维素酶还能提高兔胃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活力(P<0.01);使肝脏中Cu(P<0.01)及睾丸内无机元素的含量增加,而使肝脏中Mn的含量下降(P<0.01)。  相似文献   
2.
旨在揭示大肠埃希菌内毒素(ET)对大鼠小肠黏膜的结构、绒毛长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多价阳离子A(CA)对上述指标的保护效应。选用72只140g~150g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ET组和CA保护组,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h采集十二指肠、空肠组织作为检测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ET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A保护组(P0.01),ET组十二指肠、空肠IEL数量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保护组十二指肠和空肠IEL数量在4、8、12h均显著高于ET组(P0.01)。结果显示,ET在不同程度上能够破坏小肠黏膜的正常组织结构,降低小肠绒毛长度,减少IEL的数量,从而影响小肠正常的吸收和免疫功能,而CA则能明显降低ET所导致的毒性作用,发挥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选择大小、体重相近的SD雌性小鼠(18~22g)40只,随机分为4组,1.5%"和胃平喘"组、2.5%"和胃平喘"组、3.5%"和胃平喘"组和基础料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分别饲喂15d和30d后取肠道做成切片,测定小鼠肠道的肠绒毛高度。结果表明:15d试验中,1.5%"和胃平喘"组、2.5%"和胃平喘"组、3.5%"和胃平喘"组与对照组间的平均肠绒毛高度差异显著(P0.05)。30d试验中,2.5%"和胃平喘"组十二指肠平均肠绒毛(duodenum villus)高度为0.9835±0.1582mm,3.5%"和胃平喘"组十二指肠平均肠绒毛高度为0.8898±0.1635mm,2.5%"和胃平喘"组、3.5%"和胃平喘"组的十二指肠平均肠绒毛高度都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1.5%"和胃平喘"组的十二指肠平均肠绒毛高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5%"和胃平喘"组和3.5%"和胃平喘"组的空肠平均肠绒毛(jejunum villus)高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5%"和胃平喘"组和2.5%"和胃平喘"组的回肠平均肠绒毛(ileum villus)高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小鼠基础料中添加"和胃平喘"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肠绒毛高度,且以2.5%和3.5%两个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选用7日龄健康仙湖三号瘦肉型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添加50mg/kg的金霉素,试验Ⅱ组添加1000mg/kg卵黄抗体,试验Ⅲ组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00mg/kg卵黄抗体。应用组织学技术和Tiger细胞图象分析系统,观测小肠绒毛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各组小肠段绒毛高度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其中卵黄抗体组空肠段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5.
挑选个体大小、体重相近(15g左右)的建鲤50尾,随机分为5组(G1、G2、G3、G4和G5),即基础料组(对照组)、0.1%和胃保肝添加组、0.2%和胃保肝添加组、0.4%和胃保肝添加组和0.8%和胃保肝添加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建鲤。饲喂3周后取建鲤肠道和肝脏制成组织切片,测定肠绒毛高度。结果表明:0.1%、0.2%、0.4%、0.8%和胃保肝不同添加量试验组建鲤的肠绒毛高度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建鲤肝脏细胞的胞浆密度比对照组的大。在建鲤饲料中添加0.4%和胃保肝,促进建鲤肠绒毛增长和提高肝脏细胞胞浆密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吕玲 《中国家禽》2006,28(11):58-58
在肉鸡中,吸收不良综合症是一种由不同传染病原体感染胃肠道引起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症。虽然从感染吸收不良综合症的鸡体内分离到一些病毒,但是由于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单独存在时都不能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因而其具体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肉鸡吸收不良综合症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抗生素与致病大肠杆菌来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考察黄芪提取液和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小鼠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服氨苄西林钠(浓度为250 mg/m L)0.3 m L/只,处理8 h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 m L(1.0×108CFU/m L),制备腹泻模型成功。联合组与益生菌组和黄芪提取液组相比,联合组腹泻显效率率为90%,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增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促进肠黏膜损伤的恢复,增加肠道绒毛长度48.94%(P0.01)和131.52%(P0.01),降低隐窝深度8.47%(P0.05)和29.70%(P0.05),促进小鼠免疫机能恢复,最终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8.
产酸型活菌制剂对新生仔猪小肠绒毛形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属于益生素类的产酸型活菌制剂按每头1.2亿活菌数量喂给新生仔猪,4日龄宰杀,取十二指肠,腔肠,回肠样品,在日立S-570扫描电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电镜照片表明,饲喂活菌制剂的仔猪各肠段绒行恨育普遍良好,鲜见萎缩现象,为活菌制剂有助于新生仔猪小绒毛发育,维持正常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240羽,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试验共进行42d。试验结果:通过组织切片可看出,试验Ⅰ、Ⅱ、Ⅲ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试验Ⅱ组的回肠绒毛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和试验Ⅰ、Ⅱ、Ⅲ组空肠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和试验Ⅱ、Ⅲ组回肠肠壁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Ⅰ、Ⅱ、Ⅲ组的十二指肠,试验Ⅱ组的空肠,试验Ⅱ、Ⅲ组的回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比较研究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结构和黏膜生长抑素(SS)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肉鸡375羽,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5羽.对照组饲喂小麦型基础饲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L/t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的试验饲粮,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