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仔猪直肠内容物分离的粪肠球菌进行体外耐受性研究。以粪肠球菌体外存活率为考察指标,通过耐酸性、耐胆盐、耐高温试验来研究菌株的体外培养特性。耐酸性试验采用pH为2.0、3.0和7.0培养基培养菌株3h,其存活率分别为2.18%、121.01%和134.02%;胆盐浓度在0.1%~0.3%培养菌株,生长良好且存活率均在70%以上;耐高温实验是在50℃和60℃处理30min后存活率菌小于50%,菌株对高温敏感。结果表明,仔猪肠源粪肠球菌有较好的耐酸性及耐胆盐能力,但对高温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从健康仔猪粪便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发酵乳杆菌的益生性能进行测试,为其在畜禽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gosa SL完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106株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酸和胆盐耐受初步筛选出1株潜在的饲用乳酸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F1,并对其益生性能潜力进行评估,包括抑菌活性(针对大肠杆菌K88、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弧菌等12种病原菌)、对模拟胃液中酸性环境的耐受性、对胆盐的耐受性以及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性。【结果】发酵乳杆菌LF1耐酸和耐胆盐的能力较强,显示出较强的益生菌潜力,但LF1菌株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不强。在生物拮抗作用方面,发酵乳杆菌LF1的培养上清可以显著抑制多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生长。【结论】发酵乳杆菌LF1具有较好的益生性能,通过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评估后,可以作为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益生菌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筛选适于在獭兔肠道中存活并定殖的高黏附性乳酸菌株。【方法】通过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从5和10日龄哺乳獭兔肠黏膜中分离具有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的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检测其耐人工胃液、耐胆盐及黏附特性、表面疏水性等益生特性。【结果】分离筛选出3株具有较强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的菌株,分别鉴定为短乳杆菌(L1)、植物乳杆菌(L2)、干酪乳杆菌(L3),其抑菌活性大小为L3L2L1。3株菌株均能耐受pH=4.0的人工胃液;在pH=3.0人工胃液中,L2和L3的活菌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而L1的活菌含量显著下降(P0.05);3株菌株在pH=2.0和pH=1.8人工胃液中的活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L1和L2均能耐受2.0g/L胆盐;虽然L1和L2在3.0g/L胆盐中的活菌量出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下降,但二者仍保留较高活菌含量;胆盐对L3的存活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胆盐含量的升高,L3的活菌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L2和L3对黏蛋白的黏附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L1(P0.05)。L3的表面疏水性最高,L2次之,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L1的表面疏水性低于L2(P=0.092),显著低于L3(P0.05)。【结论】分离所获得的3株乳杆菌均具备益生菌特性,其中以植物乳杆菌L2最佳。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民家的乳样中分离的27株植物乳杆菌的耐酸及耐胆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20株菌能耐受0.3%的牛胆酸钠,且对pH3.0的生长环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8株菌耐受性较强,存活率最高可达150.6%,其余菌株从15.5%-39.8%不等。  相似文献   
6.
对从发酵酸菜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降胆固醇能力强的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其耐酸耐胆盐能力进行测定。从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到一株胆固醇降解率达到52.21%的乳酸菌M16。M16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在p H 2环境中30℃培养2 h后活细胞数仍然可以达到4.5×106 CFU·m L-1,在1.0%胆盐的环境中培养4 h后活细胞数仍然可以达到1.0×106 CFU·m L-1。通过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实验,将M16乳酸菌鉴定为乳杆菌属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从腊肉中分离得到的13株芽孢杆菌进行筛选,选择对大肠杆菌K88、K99具有最强抑制效果的一株菌,进行下一步的耐酸耐胆盐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这株芽孢菌能够很好地耐酸耐胆盐,用16SDNA基因片断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该菌株YB6与地衣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8%。本试验为动物饲用益生菌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9.
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了5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植物乳杆菌的胆盐水解酶(BSH)活性,采用邻苯二甲醛法测定了发酵上清液、菌体洗涤液和菌体破碎液中胆固醇含量,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株菌的BSH比活力为0.0149~0.0299U/mg总蛋白,去除胆固醇能力为37.64~47.88μg/mL。5株乳杆菌BSH活性与菌体洗涤液中胆固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推断是菌株BSH水解结合胆盐生成游离胆酸,后者与胆固醇共沉淀,从而达到降胆固醇的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益生菌生产具有降胆固醇功效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胆盐水解酶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胞内酶,因其可能与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出发,综述了胆盐水解酶的生理功能、酶学活性、微生物菌群的来源及特征,以及胆盐水解酶的氨基酸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胆盐水解酶的作用机理及相关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