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双手多汗症218例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多汗症是青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 ,好发于双手和双脚 ,过去靠内科、皮肤科、中医科治疗 ,但是效果不佳。我院采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 2 18,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18例中 ,男 12 8例 ,女 90例 ,年龄 12~ 48岁 ,平均 31岁。全组病例均表现有一年四季双手大汗淋漓 ,尤其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 ,双手更是汗滴如水 (一般均合并双足多汗 ) ,均排除甲亢或其它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全身出汗。1.2 方法入院后要详细了解心肺功能。全部病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术中操作时单肺通气。在全侧卧位时 ,一般于腋前线…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外科大多选择直视下行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患者更为不利。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辅助下经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成为较新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1]。我院胸外科自2007年10月以来,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共21例,手术效果显著。现将手术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9岁~72岁。手术时间60~120min,出血50~200ml。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12.8d。2护理2.1术前准备2.1.1访视患者患者对微创手术缺乏了解,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手术前1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阅读病历,了解各项检查结果。询问手术前各项准备情况,向患者介绍腔镜手术的优点,了解病情及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开导和宣教,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2.1.2常规器械与物品的无菌准备胸腔镜手术时的常用器械:内腔镜、肺叶抓钳、组织分离钳、10.5mm及7mm软性穿刺套管、防滑剪、胸膜活检钳、冲洗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常规组各40例,康复组患者于术后24 h内由护理人员协助、指导下进行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常规组术后行常规处置。使用剖胸术后疼痛定量评测法(Prince-Henry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第3、4、5天时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术前及出院时肺功能指标变化;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康复组患者术后第3、4、5天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2组患者FVC、FEV1及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FVC、FEV1及6MW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康复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出院时2组患者QLQ-C30评分量表中认知纬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情绪、躯体、角色、社会维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可缓解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电视胸腔镜(VATS)行肺癌手术患者不常规留置导尿管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VATS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经术前评估,17例术中放置尿管术后麻醉清醒前拔除尿管(处置组),其余68例随机分为非留置尿管组(术中不留置尿管)及留置尿管组(术中常规留置尿管)各34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及尿潴留、尿路感染、排尿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非留置尿管组无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处置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2例,尿路感染2例,尿道或排尿不适3例。留置尿管组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尿路感染8例,尿道或排尿不适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肺癌手术不常规留置尿管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减少使用一次性高值器械,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费用。方法同时期内124例需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改进VATS组)63例和对照组(常规VATS组)61例。实验组在镜下对肺血管的处理大部分采用结扎及缝扎的方法、支气管残端酌情采用连续缝合处理,手术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高值器械;对照组在镜下对肺血管、支气管及肺组织完全使用直线型缝合切开器及钉匣等一次性高值器械来处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材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耗材费用与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08.8±11.6)min、(6 257.6±1 215.6)元和(27 894.4±869.8)元,对照组则分别为(118.2±12.3)min、(13 685.4±568.5)元和(34 687.8±668.3)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和良好解剖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常规VATS手术技术,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高值器械的手术方法是可行的,达到了明显降低手术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本院2011.01-2012.06期间共50例PSP患者,其中"单孔法"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PSP23例,同期采用"三孔法"治疗PSP27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经VATS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住院费用、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1、6个月的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轻(P<0.05或0.01)。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PSP可行、可靠,与传统的三孔法胸腔镜手术相比,更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疼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高血钙发生情况、血清钙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P<0.05);治疗后两组高血钙发生率及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血钙发生率2.1%显著低于对照组18.8%(P<0.01),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F-1、IL-8和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IGF-1、血清钙、IL-8、CE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施行101例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分析101例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基本手术技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和死亡情况。结果腔镜微创食管切除、食管胃胸腔内成功吻合93例,手术平均时间6.5h,术中转开腹2例、开胸6例,平均出血量300mL,淋巴结清扫平均为15.6个。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平均为1d,平均住院时间7d,食管胃吻合口瘘2例,死亡1例。结论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并可进行相关区域淋巴结的根治性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简明创伤分级(AIS)及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以下简称AIS-ISS评分)预测胸外伤患者急诊胸腔镜探查的风险与获益。方法 18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胸外伤患者,按AIS-ISS 90标准对患者进行重新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分组、4分组和5分组3组。然后各分组内的患者再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各分组内胸腔镜组中转开胸的患者数目,以及各分组内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的死亡情况、输血比例、住院治疗费用。结果 3分组的胸腔镜组中转开胸例数明显少于4、5分组(P<0.01),输血比例和住院治疗费用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或0.05);4分组的胸腔镜组中转开胸例数少于5分组(P<0.01),但胸腔镜组的输血比例、死亡情况、住院治疗费用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分组的胸腔镜组中转开胸者的比例达94.4%(17/18),胸腔镜组的输血比例、死亡情况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治疗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对AIS-ISS评分为3、4分的胸外伤急诊患者主张尽量应用胸腔镜,对AIS-ISS评分为5分的胸外伤急诊患者则不主张应用胸腔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24例自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104例,继发性气胸20例)行VATS手术治疗。结果124例无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2-19d,平均4.1d。原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继发性气胸术后复发1例,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