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芨芨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芨芨草叶片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芨芨草叶片光合速率日进程受环境影响,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6、7月呈双峰曲线,8月和9月,光合速率则呈单峰曲线;芨芨草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进程在整个生育期内基本上呈单峰曲线。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对芨芨草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而在整个生育期它们三者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胁迫下,对芨芨草叶片与根系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芨芨草根系的质膜H+-ATPase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浓度小于300mmol/L时,根系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活性均高于对照。同一盐胁迫下,芨芨草根系中质膜H+-ATPase活性和5′-核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叶片。在Na2SO4胁迫下,芨芨草根系和叶片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活性分别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组,芨芨草在Na2SO4胁迫下有更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王宇 《河北林业科技》2003,(1):23-23,25
芨芨草是高大的多年生密丛大型丘状下繁禾草。它适应性强 ,耐盐碱、耐寒、耐旱 ,根系发达 ,是优良的牲畜饲料和优质的造纸原料 ,目前已在新疆、内蒙等地开展人工栽植。该文通过介绍芨芨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及人工栽植技术 ,为芨芨草栽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焚烧对芨芨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禾  章祖同 《草地学报》1997,5(1):62-66
本文研究了焚烧对芨芨草生产力的影响。焚烧后芨芨草在开花期可增产62.2%,其营养价值在生长前期有所提高,以粗蛋白质在来分含量的提高和无氮浸出物与纤维素的降低为特征,烧后芨芨草期可延长15天左右,叶量增大,地下部增重大于地下部。  相似文献   
5.
芨芨草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出适合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模板浓度、Mg2+、dNTP、引物和Taq酶浓度,建立了适合芨芨草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即在12.5uL的反应总体积中Mg2+浓度为1.5mmol·L-1,dNTPs 浓度0.2mmol·L-1,Taq酶0.5U,20ng模板DNA,10bp附机引物3.2pmol.反应程序为:前6个循环为95℃变性30s,35℃复性45s,72℃延伸80s,后36个循环为94℃ 45s,36℃ 40s,72℃ 70s,最后72℃延伸10 min.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科  阎平  黄刚  刘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88-4889,4908
通过测定对照(自然状态)与芨芨草地土壤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分析了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与芨芨草地土壤中均以放线菌数量最多,细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从微生物总数及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分别来看,芨芨草地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芨芨草地土壤中放线菌、细菌和真菌均集中分布在土壤的0~10 cm土层范围内,特别是0~5 cm土层。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于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改善土壤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高原铁路、公路、大坝及农田地埂边坡长期裸露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选择禾本科植物-芨芨草,进行了为期10年的引种、栽培、生理生态特性与水保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芨芨草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沙和极强的固土护坡作用,采用的包衣穴播、分根栽植、基茎扦插3大栽培技术,使芨芨草植株在长期干旱裸露的边坡能快速形成密集的地上部分和发达的根系,固结土壤,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保护了铁路、公路、大坝及农田地埂边坡的生态安全,为我国西部同类型区的边坡治理,提供了抗逆性较强的优良禾本科植物与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人工种植芨芨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在盐碱地里人工种植芨芨草,可以明显降低土壤盐碱度和pH值,对盐碱化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芨芨草可作为良好的造纸原料,不仅可以节约造纸辅料还有利于环保。芨芨草作为解决家畜冬春饲草不足和灾年家畜的“保命牧草”,对于牧区抗灾害能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因此,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干旱地区盐碱地改良、促进生态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禾  章祖同 《草地学报》1995,3(3):236-242
本文研究了焚烧对芨芨草滩地草场上壤生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焚烧可使土壤温度升高,地表可升温3.2~10.8℃,地表以下土层也有所升温,但其数值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焚烧后土壤含水量在0~40cm土层内可增加2.42~4.58%,土壤含盐量和土壤含磷量均有增加,但土壤含氮量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对芨芨草草场资源在鄂尔多斯市开发利用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芨芨草草场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地带,也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市。它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具有返青早,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家畜喜食。它既是优良牧草,又是用途广泛的经济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