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9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774篇
基础科学   188篇
  297篇
综合类   5793篇
农作物   509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4406篇
园艺   1371篇
植物保护   171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40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甘蓝型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及扩展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 白(GFP)标记的黑胫病菌株接菌油菜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结果 表明,接种油菜叶片7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长出芽管;17 h后,芽管侵入气孔;24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36 h后萌 发的芽管形成菌丝;120 h后,菌丝在叶片表皮细胞间隙蔓延,并侵入叶肉细胞。13 d后,菌丝侵入茎部皮层组织; 15 d后,菌丝在皮层细胞间隙蔓延,并侵染至茎表皮;21 d后,菌丝侵染至维管组织;23 d后,菌丝侵染至茎韧皮部; 25 d后,茎导管被侵染,并向木质部扩展。本研究发现的L. biglobosa 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可为油菜与黑 胫病菌互作的研究、黑胫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农业依旧是我国的产业支柱,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极大帮助。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部分,而养殖业中,鸡养殖有占据极大比例,且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年,鸡的一些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细菌性腹泻是常见的1种,会影响鸡群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危害极大,给养殖户乃至养殖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做好鸡细菌性腹泻预防与治疗工作尤为重要。该文对鸡细菌性腹泻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牧草种植户牧草及粮食作物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计算出2010-2014年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的成本收益基本信息,对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14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的纯收益和收益率有所增长;苜蓿的纯收益和收益率要高于黑麦草和青贮玉米;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的经济效益更具优势,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经济效益较差;黑麦草和青贮玉米人工和土地成本更高,苜蓿水电费最高。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全面扶持牧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牧草生产资料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6.
7.
Civitas Pre-M1xed (简称Civitas)是加拿大石油公司生产的一种食品级合成异链烷烃乳化剂化合物。本研究采用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法评估了Civitas的安全性,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 Alternaria alternata 对Civitas的敏感性,并采取盆栽方式评估了Civitas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种子萌发率82.7%),体积分数为1%和0.1% (体积分数,以下同)的Civitas水溶液对烟草种子的萌发无抑制作用,而5%和10% 的Civitas水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萌发率分别为58.3%和32.1%。20%和10%的Civitas水溶液对团棵期的烟株株高和茎围有一定抑制作用,而5%和1%的Civitas水溶液则无明显影响;尽管不同供试体积分数的Civitas水溶液对现蕾期的烟株株高生长无抑制作用,但20%和10% 的Civitas水溶液对该时期烟株的茎围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体积分数的Civitas水溶液对烟草赤星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且随Civitas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强,20%的Civitas水溶液抑制率为54.1%。Civitas对烟草赤星病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5% 的Civitas水溶液直接喷洒烟叶10 d后,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效分别为59.3%和19.6%。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为Civitas的进一步安全性评价及潜在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金龙  陈吟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7):135-141
针对不同设备设计不同喷液量,飞行参数验证防治效果,从而验证无人机在稻田全程应用的可能性,旨在探索2种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在整个水稻生长时期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的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洒水田封闭式除草剂的喷洒量为10650、15000 mL/hm2,其对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与人工电动喷雾相近。在病虫害的防治试验中,使用推荐用量且喷洒量为10650、15000 mL/hm2时,以及使用70%推荐用量(减量30%)且喷洒量为15000 mL/hm2时,防治效果均与人工电动喷雾器无显著差异。通过验证,选择合适的药剂,配合科学的喷洒参数,可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农药使用量。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田有进行大面积全程飞防植保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特性,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室外种植木薯,在木薯苗期和块根形成期以针刺法接种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以不接种病原菌的木薯叶片为对照,分别于接种后7和14 d采样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对比分析人工接种侵染后发病叶与健康叶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接种侵染后,木薯发病叶片的Pro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苗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83.3%和112.5%(P<0.01,下同),块根形成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110.2%和120.2%;苗期和块根形成期接种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30.9%和17.9%(P<0.05,下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66.7%和96.4%,PPO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1%和30.4%,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1.2%和28.9%.苗期和块根形成期2次接种侵染后发病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AL活性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木薯叶片的Pro和MDA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与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有密切关系,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性海藻糖酶在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37)致病和耐受不良环境中的作用,笔者构建了中性海藻糖酶编码基因敲除突变体Δnth1,并对敲除突变体的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开展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Δnth1菌落生长缓慢、孢子萌发率下降,对巴西蕉苗致病力明显减弱,但产孢量没有显著差异,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EC50=6.07 mg·L?1)也无明显变化。由此推断NTH1基因参与调控香蕉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生长,参与细胞壁合成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应答,不参与FOC对渗透压力、高糖和高低温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