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9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3篇
  208篇
综合类   34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固沙林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耿生莲 《沙棘》2001,14(2):8-11
分析了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林分的生长特征,研究表明,沙棘固沙林中以沙棘青杨混交林为生产力最高的林分,其生长、结实都优于沙棘纯林,果实的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的深入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西部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种草而不是种树,并针对中国当前生态治理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治理“三化”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祺  王永斌 《草业科学》2002,19(2):37-39
荒漠绿洲区的紫花苜蓿在传统的生产管理基础上,提出了苜蓿生产、管理及加工利用的科学技术及措施,并展望了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宽谷区的荒漠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狮泉河宽谷区的荒漠化过程以整个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为背景,受人为的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强化。今天的宽谷景观一方面隐含了高原宽谷的变化,一方面显示出干旱,退化的主导特征,较之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更具脆弱性,荒漠化的治理应在发挥区内水资源优质的同时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区生态环境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乌兰布和风沙区沙漠化严峻态势和恶化的生态环境调查和分析 ,提出防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以及使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春天,中华世纪坛推出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维姆·文德斯的摄影展:“来自地球表面的图画”。这是他首次全球巡展的第三站。此次展出共收集其摄影作品37幅,它们记载着摄影者过去20年中行走世界各地时的旅途感悟。  相似文献   
7.
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平均海拔1300--1500米左右,属干旱荒漠草原气候,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全旗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8.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土地荒漠化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668个城市有400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O个。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7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8%,现在仍以每年34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现在全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超过7全国耕地面积!有专家预言,如果人们不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50年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将降到0.7亩,200年后中国将无耕地可种!  相似文献   
10.
我省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主要包括3个荒漠化监测站和5个沙化监测站,布设监测样地28个。确定了采集监测区域内气象、土壤、水文、生物等方面的信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