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饲料》2005,(8):41-41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药物牙膏,但是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药物牙膏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如消炎牙膏特别是抑菌性强的牙膏由于存在导致口腔菌群失调的可能,不应长期使用,且药物牙膏也不能替代药品,如果牙齿出现症状还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3.
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为革兰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的成员,是人畜共患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该菌已成为仅次于大肠杆菌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长期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常导致菌群失调而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我国,已报道金丝猴、蓝狐、猪、梅花鹿等多种动物发生克雷伯菌性肺炎。2009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与此同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不注意科学健身和均衡饮食,将会导致人们向亚健康群体过渡。新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善的卫生条件、全球旅行、药品用量和逐步增加的精神压力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并导致肠胃内菌群失调。肠胃中不均衡的菌群有可能引发免疫力降低、肠胃功能紊乱等常见问题。而益生菌可以有效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侵蚀,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毒素在体内的蓄积,防止疾病发生。1益生菌及其功能人体肠道中存在着数十亿种…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防治即根据仔猪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与菌群调整疗法的原理,选用一株需氧芽孢杆菌来消耗肠道中过量的氧,制造厌气环境,促使肠道正常菌群中的厌气菌生长繁殖,以恢复正常菌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如导致动物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畜产品适口性差等,尤其是食物链的药物残留问题引起普遍关注。为寻找抗生素的替代产品,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既能促进生长.又能防病治病,还可改善动物性食品品质的微生态制剂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4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9~11月,东北虎林园幼仔虎(2~6月龄)发生以胃肠机能紊乱的疾病,先后死亡幼虎53只,造成严重的损失。经专家研究会诊及血液细菌学诊断,确诊为菌群失调症。正常虎体的皮肤、粘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经常存在着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些只作暂时停留,而有些由于与虎体长期相互适应而长期寄居。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调控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搜集黄芪中药化合物成分,并获取其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集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flora imbalance diarrhea)的作用靶点,将两者预测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映射,获得共同作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关系,用Cytoscape_3.8.0软件对其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用AutoDuck_4.2.6软件对其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芪含有11个调控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核心成分,其对应靶点基因65个,疾病靶点854个,交集靶点25个。PPI网络中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NF-κB抑制剂α(NFKBIA)、IL1B、IL10、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C-C基序趋化因子2(CCL2)为关键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芪有效成分主要通过美国锥虫病、炎症性肠病、阿米巴病、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A型流感、疟疾、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沙门菌感染等信号通路参与转录调控、免疫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核心成分与TNF、IL1B等关键靶点结合紧密,亲和力较好。【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TNF、IL1B等靶点,通过参与美国锥虫病、炎症性肠病、疟疾、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沙门菌感染等信号通路进而治疗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  相似文献   
10.
<正>牛前胃疾病(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是由于牛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运动缓慢,菌群失调,胃内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食欲减退,反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