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新疆的主要牛品种新疆牛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30万头,西门塔尔纯种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40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纯种及四代以上杂交牛约53.40万头,荷斯坦奶牛及其杂交牛约为80万头,其中纯种荷斯坦牛42万余头,新疆牦牛存栏24.71万头,夏洛来、安格斯肉用牛及其杂交牛约2万头左右,其它为地方品…  相似文献   
2.
动物生长液对杂交蒙古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动物生长液对于畜牧养殖业来说意义重大.试验选用GF-1动物生长液在露天饲养条件下作为饲料添加剂不等量添加于日粮中,观察其对杂交蒙古牛增重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育肥牛生产水平和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品种介绍]中国草原红牛以乳肉兼用的英格兰短角公牛与蒙古母牛杂交育成,它奶质优良,还有耐寒、抗病特性。草原红牛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体格中等,身体匀称。成年公牛体重700-800公斤,母牛为450~500公斤。该品种抓膘快,恋膘性能良好,且遗传性能稳定,与蒙古牛杂交其后代的体型外貌表现良好,可提高产奶、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4.
蒙古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编码序列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是影响骨骼肌生长和发育重要的候选基因。实验以2头双肌皮埃蒙特牛和30头蒙古牛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牛myostatin基因设计了3对引物并扩增了3个外显子和部分5’调控区。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2头皮埃蒙特牛均在编码序列938处发生G到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酪氨酸,符合前人检测结果。首次在蒙古牛中发现在6个不同位点存在单核苷酸突变,其中3个无义突变,3个突变引起了编码氨基酸变化,反映了牛myostati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  相似文献   
5.
<正> 阿巴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干旱草原地带。由于气候、地理状况的限制,是没有耕作的纯牧区。因此,饲料资源缺乏。目前仍依赖于天然草场,自然放牧。虽然有幅员辽阔的草原,但连年受灾、草场退化、沙化严重。能刈割的草场也很少,只有少部份地区秋季打贮草,解决部份牲畜过冬过春的需要,就目前客观条件,如何提高效益,我认为解决途径,除水、草建设外,改良畜种将是重要一环。 我旗的养牛业,仍以蒙古牛为主。生产性能很低。虽然搞了些品种改良,但效益不显著。引进什么品种改良蒙古牛比较符合干旱草原的自然条件,至关重要。通过十几年的改良实践,我们发现引用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蒙古牛是发展干旱草原地区养牛业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6.
7.
2012年9月4-7日全区家畜改良工作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召开,农牧业厅有关处室和全区各盟市农牧业局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深入沙漠腹地考察了阿拉善白绒山羊核心群、阿拉善蒙古牛保种群、阿拉善蒙古羊保种群,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新疆巴州蒙古牛品种资源的种质特征、分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等。根据品种特点、按照品种资源保种的技术规范开展了蒙古牛的提纯复壮研究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用新疆褐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尔塔拉州本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即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杂交F1。褐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28.26%,母犊提高27.23%,断奶重公犊提高92.04%,母犊提高92.16%。同龄褐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6.6%和8%。平均每头褐蒙F1牛可增肉70.3kg,按每千克牛肉25元计算,增效1758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慢性冷应激对舍饲蒙古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和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激素、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相近的28月龄健康蒙古牛24头,根据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变化,分为冷应激期与冷应激恢复期。冷应激期7 d,冷应激恢复期7 d。结果显示,冷应激期的环境平均温度为-12.5℃,牛处于冷应激状态;冷应激恢复期的牛处于非应激状态。与冷应激恢复期相比,冷应激期蒙古牛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白细胞介素-4 (IL-4)和脂多糖(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 (IL-2)和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