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51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866篇
林业   1183篇
农学   1104篇
基础科学   1097篇
  943篇
综合类   19409篇
农作物   354篇
水产渔业   4105篇
畜牧兽医   61136篇
园艺   729篇
植物保护   247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271篇
  2022年   1483篇
  2021年   1551篇
  2020年   1607篇
  2019年   2478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1579篇
  2016年   1903篇
  2015年   1949篇
  2014年   4731篇
  2013年   4542篇
  2012年   6306篇
  2011年   6280篇
  2010年   5766篇
  2009年   6092篇
  2008年   6047篇
  2007年   5239篇
  2006年   4187篇
  2005年   3871篇
  2004年   3017篇
  2003年   2613篇
  2002年   2139篇
  2001年   1759篇
  2000年   1307篇
  1999年   1209篇
  1998年   1242篇
  1997年   1450篇
  1996年   1111篇
  1995年   1000篇
  1994年   1004篇
  1993年   1034篇
  1992年   1014篇
  1991年   964篇
  1990年   690篇
  1989年   80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泌乳量和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3组,每组8头牛,第1组饲喂由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苜蓿干草和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和过瘤胃饱和脂肪,添加量均为200 g/d。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第1组相比,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第2组和第3组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第1组(P0.05)。2)试验前期第3组血清中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后期第3组血清中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第2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血清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前期第2组和第3组血清中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均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后期第2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5),后期其他血清激素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前期添加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了血清中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P0.05),试验后期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能有效减缓体况的下降(P0.05)。6)试验后期第2组牛奶中的C18∶1n9c、C18∶2n6c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余组显著增加(P0.05),而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第3组显著下降(P0.05),第3组中的C16∶0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余组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种脂肪酸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过瘤胃脂肪可提高牛奶中乳蛋白率,降低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改善体况,其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还能提高牛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改善乳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猪场的猪病综合防疫受到了业结的广泛关注。在规模化养猪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猪病的综合防疫,减少传染病额发生和传播,减少养猪场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病类型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21,(2):117-118
预计在进入21世纪中叶之前,人类人口将快速增长。研究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97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营养和食物需求,食物的供应量也必须增加近25%~70%。在这种情况下,鱼类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预计将为维持全球食品供应和人类营养做出巨大贡献。鱼是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素的宝贵来源,如必需的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促进健康的3-3酸或LC-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的矿物质(如铁、碘、锌、磷、钙、硒)、维生素(A、B和D)等,鱼类已迅速成为全球各种饮食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4.
在猪牛羊动物养殖过程中,口蹄疫是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原因,需要对其积极防范,如果出现口蹄疫,应该积极诊断治疗,保证猪牛羊的健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墨珩 《兽医导刊》2020,(2):213-214
近几年内,猪养殖业中的药物滥用问题日益严重,药物在猪体内会沉积在组织与器官中,不但影响着猪的健康发育,还会对食用此种猪肉制品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前,全球都在提倡食用绿色、无公害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草药凭借其显著的效果、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猪养殖业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猛亮 《兽医导刊》2020,(4):172-172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猪摄入了多量的亚硝酸盐饲料,或饲料中含硝酸盐较多,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转为亚硝酸盐,导致猪发生组织系统缺氧的中毒性疾病。基于此,本文以猪亚硝酸盐中毒诊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根据临床诊断提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强化对猪的正确饲养。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农资》2020,(11):6-6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春耕不断推进,以及相应政策的推动,各地农资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复工后农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起保春耕的责任,可谓任务艰巨。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各企业在复工复产后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健康安全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到防疫不误生产,有序展开工作。《中国农资》记者对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此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养猪行业一直占据我省畜牧养殖产业之首,不论是散养户还是规模养猪场都注重生猪的健康肥育。但是有一部分仔猪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采食但不长膘,长至18月龄不能正常出栏,给企业增加了养殖成本,直接导致养猪的经济效益降低。此类仔猪被称为僵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胎僵、奶僵、病僵等,在散养户中三种病因都存在,规模化猪场主要是病僵。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作为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不仅具有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等临床症状,而且还具备能够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猪易感,呈急性暴发。因此本文主要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预防与治疗5个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综述,期望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生猪养殖中,猪寄生虫病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可以导致猪出现严重的病症,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寄生虫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寄生虫在猪的体内夺取营养,并且分泌大量的毒素,导致猪的品质下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为此,应该找到寄生虫病的病因,认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