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立东 《湖南农机》2013,(6):132-132,134
汽车发动机在装配中,因为发动机工艺的复杂性、零部件的多样性,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应具有的要求以及发动机装配线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对发动机装配线技术现状提出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气动分度盘的结构、气动原理和工作过程,说明了气动分度盘参数的选定和计算方法,明确了气动分度盘的优势,在自动装配线上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2月10日,五征集团根据省市县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生产,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恢复生产经营。在飞碟汽车仪表板安装工序上,两名员工佩戴口罩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整条装配线运行顺畅,一辆辆飞碟奥驰、飞碟缔途驶下生产线。车间负责人介绍,今天的生产任务是130台,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制定人员平衡预案的前期下,有信心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4.
冯彦峰  李磊  李凤娥 《农业工程》2018,8(4):100-103
简要介绍了AGV系统,并详细介绍了AGV系统在大轮拖装配线上的运用、具体操作方法和大轮拖AGV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说起未来世界的技术创新,方方面面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现在许多事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工厂的装配线上,机器人取代工人组装产品;在战场上,机器人与人类协同作战,驾驶汽车、驾驶飞机,微型计算机在所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医疗领域,外科医生得以为患者实施令人难以置信的手术;在生物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周密 《国际木业》2008,(1):40-40
美国:Roastwood材料公司在佐治亚州的布鲁克斯建立了新工厂,计划在今后3年内雇用52名工人。还计划投资250万美元在奎特曼设立总部和装配线及干燥车间。估计占地总面积为1.3万ft^2。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拖拉机制造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本研究提出了工作站数可变的柔性装配线构建方式。根据各产品生产批量对模块化装配工作站进行组合,针对单一产品构建多条装配线,进行合理的生产节拍和工序优先分配,保障装配线的作业效率,提高拖拉机智能制造车间的生产能力。在A公司产品CL280、SD354、CL554这3种拖拉机装配工艺数据的基础上,选定遗传算法参数,建立拖拉机柔性装配线第2类平衡问题数学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出不同工作站数对应的生产节拍和各工位的工序分配方案,保证了装配线各工位之间工作量的均衡。得出了拖拉机智能制造车间以工作站数可变的生产方式进行装配时,整个装配线的平衡指数都较小且生产效率均能达到80%以上,比传统的地拖链生产方式的装配效率至少提高6.79%。证明了遗传算法既能解决工作站数可变生产方式的拖拉机智能制造柔性装配线平衡问题,又能提高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徐工集团起重机事业部装配车间小吨位起重机装配线改造为例,从总体设计、PLC控制方案、触摸屏控制方案、电器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避免人员、设备、产品的安全事故,满足生产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日,厦门工程机械集团宣布工程专用车生产线正式投产,厦工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工程专用车制造企业之一。厦工集团将工程专用车作为二期工程的重点发展项目,在厦工工业园A地块建设了全新的工程专用车厂房。厂房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配置了数控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形成了长达100米的柔性装配线,能够适应不同规格产品的装配作业。从2005年底新厂房落成到现在新生产线投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程专用车项目的建成,提高了企业总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厦工集团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装配线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文章针对鸭嘴式机械精量穴播器进行混流装配线规划,应用Petri模型梳理穴播器装配工艺,设计三种穴播器装配线工位划分方案。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分析三种方案的工人利用率和装配系统输出量,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装配线规划方案,分析无暂存区及有限暂存区时对装配线系统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设置线边暂存区容量,结果表明有限线边暂存区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平均利用率和产线输出。对最终方案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平衡率为86.09%,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