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幅明 《草原》2011,(5):14-20
2007年11月11日,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颁奖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来自内蒙古的老作家许淇荣获"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会议要求每位获奖者发表一句获奖感言。许淇是这样说的:"大会要求一句话,我带来了两句话。按诗的分行,两句;按散文诗,一句。古罗马一位诗人说,假如你找到的比我好,那就忘掉我;假如你找到的不如我,那就记住我。这个你,是带‘女’字旁的你,也是读者。"他风趣且意味深长的感言,获得了满堂喝彩。颁奖仪式后,他将部分手稿和一幅他自己创作的国画《雁飞塞北》捐赠给文学馆,又  相似文献   
2.
修晓林 《草原》2014,(5):75-79
第一次见到许淇老师.是在1997年8月.我曾有令人难忘的内蒙古之行。因而得识生活在内蒙古半个多世纪的乡友许淇,这以后,我和许淇老师书信往来,有时也电话问候。他听到熟悉的上海话,自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从他的信件中,可以见到一位文章写作和绘画艺术底蕴深厚的作家.对于生老病死、健康理念、创作追求、图书市场变化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4.
尚贵荣 《草原》2007,(3):73-76
麦穗的翅膀显然是诗人为它插上的。麦穗想不想飞行我们不清楚,但飞翔起来的麦穗,它的负载,肯定会很沉重。不独它的自身,还有人类的希望。飞翔的麦穗,朴素平静,姿势优美,阳光在照射,蓝天为陪衬,金色的麦芒,闪耀着眩目的光辉。尘埃之外,水云之乡,想必是它最愿意到达的地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见到许淇老师,是在1997年8月,我曾有令人难忘的内蒙古之行。因而得识生活在内蒙古半个多世纪的乡友许淇,这以后,我和许淇老师书信往来,有时也电话问候,他听到熟悉的上海话,自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从他的信件中,可以见到一位文章写作和绘画艺术底蕴深厚的作家,对于生老病死、健康理念、创作追求、图书市场变化的思考和看法:晓林君:近好!……老了,六十七,近古稀之年,要不抓紧写点东西,便没有生产力了,但我明白,这年龄段,还得以养生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