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词汇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一个人对该语言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之一。同时,英语词汇大多都有其渊源与典故,通过解释单词的词源与典故讲解英语词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0,(2):126-127
“茶禅一味”是茶文化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有人把它称之谓“禅语”、“法语”或者“格言”。它究竟是什么词意,源出何处?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茶禅一味”出自北宋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手笔。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的《佛学典故汇释》中有“茶禅”一条,该条目在说到中国禅、茶东传日本的历史时写道:“日僧珠光访华,就学于著名的克勤禅师。珠光学成回国,克勤书‘茶禅一味’相赠,今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中。”这里显然时间倒错了。村田珠光是相当于我国明代时期人,且从未来过中国,怎能就学于北宋禅师圆悟克勤?经询问其…  相似文献   
3.
孙启忠  柳茜  徐丽君 《草地学报》2017,(6):1186-1189
"苜蓿"一词随着苜蓿在汉代传入我国而出现,属于西域外来词。本文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对"苜蓿"词源、苜蓿名称的演变和苜蓿异名的产生等进行了考释。到目前为止,对我国"苜蓿"词源的认识还不统一,主要有3种观点:一是"苜蓿"源自伊朗语buksuk、buxsux或buxsuk;二是"苜蓿"是梵语māksika一词的音译;三是"苜蓿"为希腊语Medikai之音译。我国多数学者认可第一种观点。由于"苜蓿"为音译词,在苜蓿进入我国初期,出现了许多同音异字,诸如目宿、牧宿、蓿等苜蓿的不同写法,一直到唐代才出现了今天使用的苜蓿专用名词。此外,由于各地方言乃至文化的差异,在古代苜蓿还有许多别名,如怀风、风光、连枝草,塞鼻力迦、光风草和灰粟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学知识发展的最基本载体,语言文字的词义或字义是否被正确解释或理解关涉尤大.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发生的关于mycology一词汉译名的争论,即体现了科学词汇在不同语言文字之间准确地对应转换的难度.这时词源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其价值就尤显重要了.在真菌学领域里,英文词fungus、mushroom、toadstool和mycology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相对使用较为频繁,涵义也较广,因此对其词源学的探讨实际上有助于揭示真菌学这门学科的一些原始特征.通过研究发现,fungus、mushroom和toadstool最初皆指大型伞菌,包括可食用的和有毒的;其中toadstool一词的涵义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收缩并固定为有毒的伞菌;mycology一词则是由英国真菌学家伯克莱(Miles Joseph Berkeley)创造于1836年的新词,专指研究真菌的学问,且不久之后即取代另一个相似的新造词mycetology,成为表示真菌学的专有名词.关于mycology一词的创造和使用的例子,可以为国内对于该词汉译名的争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年     
过年习俗,是珍贵的民俗文化,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都始于宋朝,宋代的年有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宋代过年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角子"为饺子一词的词源。饺子是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吉祥  相似文献   
6.
宿爱云 《农业考古》2012,(3):187-190
对粮食作物词语命名进行考释,也就是寻求他们命名的理据。张志毅指出:"词的理据,作为词源学的一个分支,是指事物命名的理由与根据,它反映了事物命名特征和词之间的关系"[1]。张永言先生在《关于词的"内部形式"》中也  相似文献   
7.
嵌合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嵌合体的概念 嵌合体(Chimera)一词源于希腊文,古希腊神话中用它代表羊头、狮身、蛇尾这样一些由不同种类的动物所拼凑成的怪物,这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愿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