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199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129篇
  129篇
综合类   1723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293篇
畜牧兽医   666篇
园艺   403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5.
性诱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害虫的性生理作用,用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果树害虫,对控制下一代的发生量,减少田间药剂防治次数,具有良好作用,是一种有机的治虫新技术。1性诱剂诱杀害虫的优势选择性高.即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无抗药性:经济,即雄虫对雌性性信息素的反应极度敏感.仅需微量即可见效.有效期长:对环境完全无害.既不直接接触(植物或其他粮食),又不会杀害自然天敌,从而不会干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果农之友》2006,(10):50-50
唐山市汉油管理区果园由于土壤质地粘重,透气性差,pH值7.8左右,不利于桃树根系吸收铁元素,每年6~7月份桃树普遍出现缺铁性黄化,严重的造成新生叶片变小、变薄、白化坏死,最后脱落,不仅衰弱树势,而且影响当年花芽分化和来年产量.几年来,我们采用起垄栽植、行间挖沟、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蓄水能力,加深活化土层厚度,创造了有利于根系生长的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GAS和STS对乙烯利诱导瓠瓜产生雌花的拮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薄粘束梗菌leptographium procerum引起松树根部病害,并已在许多森林中发现,包括种子园、苗圃和风景区,造成很大的损失。该菌由象虫和树皮小蠹从被侵染的树上传播到健康树的根茎和根部。在根茎和干基部的木质部组织中有树脂块时,被害树死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