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黑水虻幼虫是一种营腐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将畜禽粪便中的有益成分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从而降低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可加工生产动物蛋白饲料、生物柴油、抗菌肽等高附加值产品。本研究从黑水虻生物学特性、畜禽粪便无公害处理以及黑水虻幼虫的利用开发等方面展开综述,论述了一种以黑水虻为基础的生态循环模式,为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252只产蛋率相近的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黑水虻蛋白饲粮,各组黑水虻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和13.2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13.20%组的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14.85%组的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蛋清重和哈氏单位呈下降趋势(P=0.0513和P=0.0673)。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6.50%和13.2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分泌功能有轻微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SIDAA模式下,以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对鸡蛋蛋清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黑水虻是水虻科的一种昆虫,这种昆虫主要以动物的粪便以及腐烂的蔬菜和水果为食。黑水虻的幼虫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4%,并且粗脂肪含量在15%~49%之间,黑水虻还含有较高含量的矿物质、氨基酸以及必需脂肪酸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生物转化方法不但能将畜禽粪便资源化,还能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做到节能减排。作为饲用昆虫的一种,黑水虻的幼虫可以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通过生物转化作用转变为安全、环保、优质的饲料资源。本文主要对黑水虻在畜禽粪便中的生物转化作用,以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黑水虻规模化处理畜禽粪便及日后产业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建水黄褐鸭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子,共120只鸭子,试验为期70d(预试期10d、试用期60d)。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不同组别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用黑水虻幼虫粉作为蛋白质替代物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建水黄褐鸭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C18:3)含量(P <0.05),有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十二烷酸和十四烷酸的趋势。添加黑水虻幼虫粉能增加胸肌中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腿肌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对改善鸭子的肉品质有一定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Ⅱ对氨基酸总量和风味氨基酸的增加效果好,而对于脂肪酸则是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均可。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狐貉粪对黑水虻幼虫生长、预蛹及蛹的发育、成虫历期、饲料系数的影响,在温度20~25℃、湿度70%~80%的环境下,以狐貉粪为主料,添加不同比例的基础料(麦麸、豆粕与玉米面)进行饲喂。结果表明:30%发酵混合料+70%基础料处理下,老熟幼虫、预蛹、蛹的质量分别为156.0、108.8、60.2 mg,显著高于对照组,预蛹历期、蛹历期分别为7、6 d,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30%发酵混合料+70%基础料的黑水虻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都较高,分别为93%、88%、91%;50%发酵混合料+50%基础料处理组除幼虫体重显著低于30%发酵混合料+70%基础料处理组外,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30%~50%发酵混合料对黑水虻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水虻虫沙收集过程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并排式黑水虻虫沙双叶轮集料装置。首先,依据黑水虻幼虫生物转化畜禽粪便工艺特点,确定并排式双叶轮的外形尺寸;通过对并排式双叶轮工作机理和动力学分析,确定弧形叶轮片曲线与数量,并获得叶轮集料运动轨迹和方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其集料性能的主要因素,选取前进速度、叶轮倾角、叶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集料效率和集料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响应值分别进行单因素及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集料性能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集料效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叶轮倾角、前进速度、叶轮转速;对集料均匀度变异系数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叶轮转速、前进速度、叶轮倾角。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得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0.06m/s、叶轮倾角18°、叶轮转速16r/min,此时集料效率为4.67kg/s,集料均匀度变异系数为2.81%,评价指标的试验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为3.78%与6.84%,满足黑水虻虫沙集料输送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循环生态养殖,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养殖中的一个要点。因为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它直接决定着养殖业能否符合环境保护的原则,直接决定着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为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循环生态方式——以"鸡+黑水虻"为基础的养殖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减少畜禽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并做到对于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因此,这种模式是非常值得探索和运用的。下面,我们就对这种养殖方式的好处和具体操作手段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