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下,牙鲆口服A3α-PG(A3α肽聚糖)对其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各组织(肝脏、肾脏、肌肉、粘液)中的SOD、ACP和AKP的诱导能力各异。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投喂方式下对SOD的影响,在肝脏、肾脏、肌肉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粘液中的SOD活力在“连续”组“、1+1”组和“4+3”组上升较快,其值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差异显著(P<0.05)。ACP活性在肝脏中以“连续”组和“1+1”组诱导力最强,其与对照组“、4+3”及“7+7”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肾脏和肌肉中ACP活力在实验中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AKP活力在肌肉与粘液中各饲喂频度下未见明显差异;而仅在肝脏与肾脏中表现出对AKP的增强作用,尤以“连续”组和“1+1”组最为明显(P<0.05)。就不同口服方式下,A3α-PG对牙鲆血清中酶活的影响,其诱导能力是有限的,SOD和AKP在血清中的水平均未见明显提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持平。ACP活性也只在“1+1”方式下有较大提高,并显现出与对照及其它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此次实验结果显示,A3α-PG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多糖,能对牙鲆体内氧化酶与水解酶系统产生积极的调理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并非以不间断的连续刺激好,而是存在一个较为合适的刺激频度及投喂方式的选择。从实验的总体结果来看,对以上3种酶的调节力以“1+1”和“4+3”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2.
选取胎次相近(3-5胎)、日龄相同的杜-长-大吮乳仔猪16窝(每窝8-1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Ⅰ组、中药Ⅱ组、抗生素组、对照组,前3个处理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4 kg/t)、中药饲料添加剂Ⅱ(4 kg/t)、金霉素(70 g/t)和杆菌肽锌(30 g/t),每组4窝.各处理组所有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试验饲粮,直至断奶后28日龄.25日龄断奶时从每窝中选取体重相近的仔猪4-5头,组内合并,每组各18头,于仔猪断奶前3 d,断奶后1、4、7、14、28 d采血,对血清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能通过提高断奶仔猪血清AKP活性,降低CK活性,缓解断奶应激,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3.
选用初始体重为0.6 g左右的幼参,水体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1.0、2.0、4.0和6.0 mg/L的乙酰甲喹。前69天每两天全部换水后,按照用药浓度泼洒药物一次。停药两周后经长途运输,考察其抗应激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前30 d,各组刺参体壁中SOD酶活性都呈现增高趋势,2.0 mg/L组SOD活性达到最高,之后又呈现降低趋势;随着乙酰甲喹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刺参体壁中AKP和ACP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 mg/L和4.0mg/L组刺参酶活性最高;40 d后各实验组刺参体壁酶活性逐渐与对照组持平。所有实验组刺参的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mg/L组刺参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 mg/L组成活率为90.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浓度(6.0 mg/L)的乙酰甲喹导致幼参抗应激能力差。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刺参保苗期间,乙酰甲喹的适宜添加量为2.0~4.0 mg/L。  相似文献   
4.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KP酶(碱性磷酸酶)和G-6-P酶(葡萄糖-6-磷酸酶)在牛各生长发育时期卵泡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数量与AKP酶和G-6-P酶活性反应阳性之关系极为显著,其中有腔卵泡的酶活性反应显示之数量多于腔前卵泡;但G-6-P酶活性反应之阴性卵泡显著多于阳性卵泡.AKP酶活性强于G-6-P酶.腔前卵泡酶活性位置显示之主要在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而有腔卵泡酶活性位置则主要在内膜细胞上.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1日龄Arbor Acres(AA)肉用仔鸡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o只,设一重复.选用0、50、100mg/kg三种锌添加水平;研究不同的Zn-Met水平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组织器官锌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0、100mg/kg ZnMeMet(以Zn计),肉用仔鸡5周龄末体重分别增加了7.88%、9.64%(P<0.05);7周龄末体重分别增加了别增加了1.64%、2.10%(P>0.05).添加50mg/kg Zn-Met使全期饲料增重比达最佳.胫骨、胰脏锌合量与饲粮Zn-Met添加呈线性正相关(P>0.05);血液、肝脏锌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P>0.05).肌肉、脾脏锌含量基本没有变化(P>0.05);血清AKP活性随饲粮Zn-Met添加水平增加而先升后降(P>0.05).  相似文献   
6.
运用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物的方法,探讨了氟对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AKP)、血液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对家蚕中肠AKP、血液ACP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间隔添氟、停止添氟不能减轻这种抑制作用。添食石灰能减轻氟对中肠AKP、血液ACP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鸭胚组织培养液酶活性进行蛋鸭早期选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亲代产蛋性能,将10个家系320个13日龄的鸭胚分成Ⅰ和Ⅱ两组,进行活组织培养,测定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结果:AKP活性与其亲代产蛋指数、半同胞姐妹鸭的开产日龄和500日龄产蛋数有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6、-0.6616和0.7954;GOT活性与上述性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7、0.4331和-0.9024。AKP活性高、GOT活性低的Ⅰ组比AKP活性低、GOT活性高的Ⅱ组,其半同胞姐妹鸭开产日龄提早18.8天(P<0.01);500日龄产蛋数多21.8个(P<0.05)。AKP和GOT活性的遗传力分别为0.7993和0.3410,它们间的关系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1。根据鸭胚组织培养液中的AKP和GOT的活性,对蛋鸭进行早期选种,比常规选种法可提早半年。  相似文献   
8.
根据雏鸡血清酶活性对蛋鸡进行早期选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测定了147只8、12周龄S220母雏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估测其遗传力及其与产蛋性能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8周龄血清AKP活性遗传力为0.62,300日龄产蛋量遗传力为0.20,两者间的遗传相关为0.8245。利用8周龄血清AKP活性作为辅助性状对300日龄产蛋量进行间接选择,其间接选择效率为个体选择的1.4519倍,为家系选择的1.4837倍,为合并选择的1.1887倍。因此,8周龄血清AKP活性可作为蛋鸡早期选种血液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将6月1日出壳的绍鸭雌雏,在自然光照下培育至18周龄,随机分成两组(各50只)。组Ⅰ采用秋冬的自然光照(递减光照组)。组Ⅱ在10月5日自然光照基础上,每周递增15分钟,至31周龄的16小时(递增光照组)。观察两种光照处理对绍鸭产蛋性能、内分泌活动及矿物质代谢等的影响。结果,两种光照对绍鸭产蛋量和蛋品质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递增光照显著降低采食量(P<0.01),因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两种光照处理对鸭血清孕酮、雌二醇、血清总钙含量无显著影响。据本试验表明,光照对鸡、鸭、鹅等家禽的繁殖季节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繁殖期家禽的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与体尺、体重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只40日龄法系獭兔和20只68日龄法系獭兔(公、母各半)血液中AKP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40日龄与68日龄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与体重、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0日龄时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高于68日龄;日龄相同时,公兔活性显著高于母兔(P<0.05);40日龄AKP活性与体重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他相关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