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0篇
  65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8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肉牛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中国肉牛业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肉牛业生产中存在的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肉牛业发展的5个对策,即继续开展肉牛改良,加快肉牛良种培育和扩繁;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促进优质肉牛生产;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化生产;实施牛肉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群近交及其对初生重、断奶重及哺乳期成活率的影响,并采用标准群体遗传学模型分析了秦川牛的致死当量。研究发现,30多年来秦川牛群平均近交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近交对成活率、初生重及断奶重均有一定危害;秦川牛群体的隐性有害基因含量较少,平均每个个体约携带2.05个致死当量。  相似文献   
5.
经对12—18月龄西杂一代阉牛10头,采取以放牧为主、夜间补饲,育肥90d,试验表明试验组平均总增重86.4±44.4kg,平均日增重0.96±0.69kg,12月龄的6头日增重1kg,育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四品种黄牛正常牛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宏  邱怀 《中国牛业科学》1994,20(4):1-2,38
通过淋巴细胞培养对4个黄牛品种共63头正常牛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类型和频率进行了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牛,岭南牛和西镇年多倍体细胞出现率分别为4.12%,4.57%和5.21%,平均为4.87%。多倍体包括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结构变异有缺失,染色单体裂隙,染色单体断裂,染色体间隙,染色体断裂和断片几种类型。蒙古牛,秦川牛,岭南牛和西镇牛总的结构变异率分别为2.87%,2.65%,1.94和  相似文献   
7.
Myostatin基因即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应运PCR-SSCP和测序的方法对中国秦川牛、南阳牛以及国外引入品种皮埃蒙特牛双肌基因的第三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外显子938处G→A的单核苷酸的突变造成了南阳牛、皮埃蒙特牛第三外显子扩增片段多态性,秦川牛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根据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保种群30多年的记录统计,分析了该群体的世代间隔与留种方式。结果表明,该群体平均世代间隔为6.9年,采取的是对保种不利的合并留种,导致各种家系后代供量方差增大,尤其是公牛的女儿供量方差高达77.39,比平均女儿供量(5.84头)高13倍。不同始祖个体在后裔群中的血统分布也极不均匀。若能改进留种方式或设法降低选择强度,则可大大提高保种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幼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引起牛的生产性能下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本文主要阐述病原体形态特征、生活史、流行规律、危害及诊断方法,并提出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The 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 was determined on 10 normal cows. Duplicat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each cow. The mean ACT was 145 seconds with a range of 120-180 seconds.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18 and 13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sampling, respectively. Repeatability of the ACT was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