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后第10d,给5头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牛安装颈静脉血管导管;在母牛产后第2个发情周期进行挛生处理,即在产后第2次发情后第10d注射PMSG2000IU,2d后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第3次发情后注射抗PMSG抗体2000IU。自第1个发情周期第10d开始,每天间隔10min连续采血2h。发情当天间隔30min采血一次,直到第3次发情结束为止。挛生处理后采血间隔时间和方法与处理前不同。应用酶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表明:(1)牛外周血中GnRH释放具有脉冲性;(2)PMSG处理后外周血中GnRH水平升高,表现为脉冲频率增加,脉冲峰值升高。  相似文献   
2.
张成福 《草业与畜牧》2013,(5):33-37,53
本研究选择24头藏北当雄牦牛为对象,分为组Ⅰ、组Ⅱ和组Ⅲ三组,每组8头,选用PG+FSH、Cu-Mate +FSH和Cu-Mate +FSH +PMSG三种方法分别处理进行超数排卵试验.结果表明:25~60h内的发情率为100%,其中,25~36h为16.67%,37~48h为62.5%,49~60h为20.83%,37~48h之间发情率与25~36h之间差异显著(P<0.05),37~48h之间发情率与49~60h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组Ⅰ、组Ⅱ、组Ⅲ黄体数分别为15、11、12个,头均分别为1.875、1.375、1.5个,回收胚胎数分别为7、4、5枚,可用胚胎数分别为6、4、4枚,三组之间在黄体数、头均黄体数、获得胚胎数及可用胚胎数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三种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的黄牛用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效果,以筛选出适合本地不同牛群及环境的较优杂交方案.将137头健康空怀黄母牛(其中本地黄母牛72头,短本杂一代黄母牛65头)分为4个组,第1、2组为本地黄母牛,第3、4组为短本杂一代黄母牛,分别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3组注射三合激素;第2、4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经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59.38%、87.5%、58.62%、86.11%,第2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4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3组(P<0.05),而第1组和第3组、第2组和第4组的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发情率的高低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可能是较适合富源黄母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直检确诊因持久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18头引进荷斯坦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分别肌肉注射,200μg和300μg两个剂量组的受胎率均达100%,400μg剂量组的受胎率为88.9%。提示氯前列烯醇为治疗奶牛持久性的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5.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luteolytic dose of prostaglandin F (PGF) and its analogs, used to synchronize estrus for fixed-time insemination in dairy cattle,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Give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GF on a young corpus luteum and on multiple ovulations in a fixed-time insemination protocol, and its therapeutic abortive effects on multiple ovulations in pregnant cows, we propose the use of a double PGF dose or two PGF treatments 24 hours apart. Ultrasonography procedures serve to identify luteal structures and may therefore help to determine the best PGF dose to improve the fertility of high-producing dairy cows.  相似文献   
6.
选用不同药物对38例患排卵障碍的患牛进行治疗并运用RAA法测定血清中的孕酮.结果表明:使用氯前列烯醇的排卵率为70%,二个情期受胎率为90%;使用HCG的排卵率为26.67%,二个情期受胎率为60%;生理盐水的排卵率为33.33%。使用上述药物患牛血清孕酮呈现下降趋势.与临床征象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7.
应用氯前列稀醇和两厢情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35头,其治疗效果分别达94.7%和93.8%,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5头,其治愈率为80%。且两个情期受胎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在夏季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流产山羊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5岁繁殖正常、体况中等的黄淮山羊空怀母羊10只为对照组,妊娠60 d母羊4只注射己烯雌酚流产后3~5 d为试验组,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发情。结果表明,试验组羊雌二醇、孕酮1~9d均呈上升趋势;9d雌二醇与1d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4d孕酮高于1d和14d,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整个试验期,试验组孕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PGc二次处理试验组96 h内发情率50%,均为异常发情。综合分析认为,夏季母羊流产后12~14d卵巢出现产后首次卵泡波,流产早期不适合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9.
应用50μg促排卵素3号(IRH—A3)给排卵延迟母牛肌肉注射,0.4mg氯前列烯醇给持久黄体的母牛注射,结果表明,注射LRH-A3的母牛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母牛发情率、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表明LRH-A3,氯前列烯醇均能提高卵巢异常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0.
甘肃马鹿同期发情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45头甘肃马鹿均分为3组,应用氯前列烯醇(P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同期化处理,处理A组其处理程序为PG+PG+PMSG,处理B组其处理程序为PG+PMSG。结果表明:A、B组5d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3·3%和8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仔率分别为73·3%和60·0%,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和6·7%,其中A组的双仔率为6·7%;产仔日期比对照组分别缩短了12d和8d。处理组仔鹿的平均初生重也比对照组提高1·53kg,而且A、B2组仔鹿的断奶成活率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和12·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A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