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甘肃线小卷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油松当年新芽,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内普遍发生,被害林木顶梢枯黄呈火烧状。此虫1a发生1代,以卵在当年生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4龄,5月中旬到7月中旬幼虫危害新芽,蛹期7月上旬到8月中旬;8月上旬开始羽化,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上、中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95%以上,用4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2.
马良清 《林业科学》1989,25(3):272-275
二白杨(Populus gansuensis)是一个强阳性树种,极耐干燥、耐寒,抗风沙,在河西的盐碱化和较干旱的土壤条件下,能靠微弱的季节性地下毛管上升水生长,在良好的水分条件下生长尤其迅速。该项研究的野外调查于1980—1981年在甘肃河西石羊河中游进行。研究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15.4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681.8mm,年平均气温7.8℃,气温极值为39.5℃和27.3℃。土壤为荒漠化草甸土。研究对象为在灌溉条件下的二白杨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毛白杨带木质芽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2000~2001年的试验,利用一年生二白杨苗木作砧木,采用带木质芽接技术嫁接繁育三倍体毛白杨,成功地提高了砧木组合亲合力,为三倍体毛白杨快速繁育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经过二年的试验,该技术具有繁殖快、成活率高、生长健壮、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甘肃狭啮卵在花椒园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甘肃狭啮Stenopsocus gansuensis卵在花椒园中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田间甘肃狭啮卵呈聚集分布,kc值为2.7934,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建立了甘肃狭啮卵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t/D)2(1.7673)/m+0.19887;根据Kuno新的序贯抽样法通式建立了该种群序贯抽样公式:Tn=1.7673/(D20-0.19887/n)。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0.05)高于不带菌(endophyte-free,EF)的植株。低浓度Cd2+(0.3 mmol·L^-1)显著(P<0.05)促进了醉马草的生长,而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显著(P<0.05)抑制了醉马草的生长;内生真菌在高浓度Cd^2+(0.9 mmol·L^-1)胁迫条件下能够减轻其对醉马草的伤害;接种AM真菌显著(P<0.05)促进醉马草地上部分生长的同时显著(P<0.05)抑制了其根系的生长;三者互作显著(P<0.05)促进醉马草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鲜重,但显著(P<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过程中,三联体密码子指导氨基酸肽链的合成。长期进化过程中,有些氨基酸对应多个三联体密码子,形成了密码子兼并性。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一些氨基酸偏好使用某种密码子,形成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突变和自然选择压力是影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两个主要因素。甘肃内生真菌是一种重要的禾草内生真菌,其主要侵染宿主醉马草,一方面能提高宿主醉马草对生物与非生物的抗性;另一方面产生的有毒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毒害家畜。以甘肃内生真菌核基因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基因组的基本组成及密码子使用模式,确定最优密码子。同时对各密码子相关指标与基因长度、氨基酸的使用频率等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基因组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GC3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40%~60%,62.7%的基因有效密码子数使用频率分布在0~0.1,95.4%的有效密码子数低于期望值而且位于期望曲线的右下方,这意味着突变压力是影响甘肃内生真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因素之一。然而,中性分析结果显示,GC12和GC3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10, P<0.01)、回归线斜率为0.2729,表明突变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仅为27.29%,其他因素的影响所占比例约为82.7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疏水性氨基酸对甘肃内生真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是芳香族氨基酸。此外,在甘肃内生真菌基因组中总共鉴定到26个以C或G结尾的最优密码子,表明甘肃内生真菌偏好使用的密码子可能与第3位的GC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油松叶小卷蛾Epinotia gansuensis(Liu et Nasu)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该虫发生期的物候观察,以此为依据,可准确确定油松叶小卷蛾的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四川的6个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地理种群及其Epichlo?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带Epichlo?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的(E?)种群,比较了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蘖、茎粗、叶宽、株高、鲜重和干重)和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叶片含水量),旨在探明内生真菌和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对部分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的株高、分蘖、茎粗、鲜重、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叶片含水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不同地理种群中表现不一致。种群84 E+植株株高显著高于E?植株(P<0.05),种群41、57和141 E+植株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相对应的E?植株(P<0.05),种群41、99和141 E+植株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相对应的E?植株(P<0.05),种群99 E+植株叶片含水量显著高于E?植株(P<0.05);种群57 E+植株分蘖数显著低于E?植株(P<0.05),种群99 E+植株茎粗显著低于E?植株(P<0.05),种群57和99 E+植株株高显著低于相对应的E?植株(P<0.05),种群57 E+植株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E?植株(P<0.05)。2)不同地理种群的E+和E?植株分蘖、茎粗、株高、鲜重和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各种群表现不尽相同。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5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P<0.05),种群111的株高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11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种群41和99(P<0.05);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的分蘖数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种群(P<0.05),种群141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种群41和84(P<0.05),种群111和141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种群41、84和99(P<0.05);综合分析生长和营养指标,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和111表现最好,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和141表现最好。综上,内生真菌促进了部分地理种群(84)植株的生长,提高了部分地理种群(41和141)的营养品质,抑制了部分地理种群(99)植株的生长,降低了部分地理种群(57)的营养品质;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共生体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二白杨 (PopulusgansuensisC .WangetH .L .Yang)是甘肃的乡土树种 ,原产于河西的高台、临泽、张掖、金塔、酒泉等县 ,以金塔、高台为分布中心。二白杨树体高大 ,干形通直 ,生长迅速 ,抗逆性强 ,繁殖容易 (刘 榕等 ,1 995)。自 70年代起河西人民主要用来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四旁植树”。截止 1 985年 ,河西共营造农田防护林及“四旁”植树 1 73 47× 1 0 4 株 ,二者面积合计 4 7× 1 0 4 hm2 ,其中二白杨树种就占到 90 %左右 ,现在的树龄在 2 0~ 30a左右 ,已经到了过成熟和衰退时期 ,防护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西走廊同一温带蒙-甘气候类型区的绿洲灌耕土、绿洲半潮灌耕土、绿洲潮灌耕土、绿洲盐化灌耕土4个土壤类型的二白杨农田防护林标准地调查,编制出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带立地指数表,立地指数划分为6个等级,经检验达到了要求,可直接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