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58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报道了武汉市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一种,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异檐花属Triodanis卵叶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 subsp.biflora(Ruiz et Pavon)Lammers。卵叶异檐花原产于美洲,在武汉地区是首次发现,凭证标本保存于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kpticum,GM)基因组中存在着编码细胞表面血凝粘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相关基因组的多基因族。为筛选出含有完整的pMGA基因片段,并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基因组中pMGA多基因族的基因数,本试验以pUC18为载体,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鸡毒霉形体HS株的基因组文库。根据pMGA基因引导序列的保守区和pMG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人工合成了2个寡核苷酸探针(探针I、探针Ⅱ),经标记后,双筛选所建的基因文库,从600个转化子中共得到的38个含有pMGA基因的阳性克隆子,选其中1个7.5kb的片段(17号阳性克隆子,W17),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Pst I,Bgl Ⅱ)酶切消化,绘制了该片段的物理图谱。该片段酶切产物经电泳、转膜后与探针I和探针Ⅱ杂交,发现2个探针杂交图谱基本相同,根据杂交带及放射信号的强度值,估测出该片段含有4个pMGA基因,以这个片段所含的pMGA基因数为标准,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含有39个pMGA基因。  相似文献   
3.
林密  孙继国  柴静 《猪业科学》2003,20(12):57-59
本实验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勒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98和Y-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勒菌素对Y-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勒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作用。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 ,严重危害着养猪事业的发展。虽然猪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简单 ,但由于它对营养要求较高 ,故培养难度大 ,也是人们不能对其深入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利用克隆技术 ,对猪肺炎支原体从基因水平上进行了多种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文章从它的生物学特性、荚膜结构、膜蛋白研究以及基因水平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并简明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对鸡败血支原体(MG)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5mg/L。试验鸡每只左右气囊分别接种MG S6株菌液0.75ml、滴鼻约0.3ml,同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ml,人工诱发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的疾病模型。25、50、100mg/L的单诺沙星、500mg/L的恩诺沙星和500mg/L的泰乐菌素连续饮水5d给药,对人工合并感染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96.6%、96.6%、93.3%、86.6%,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3.3%。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并能极显著的降低感染鸡的死亡率、抗体反应阳性率、气囊损伤率及病原再分离率。  相似文献   
6.
霉形体膜蛋白溶解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双蒸水;0.1mol/LNaOH;1.0mol/LNaOH;4%DOC和1%SDS条件分别对猪肺炎霉形体膜制剂作增溶处理,使膜蛋白溶解,然后采用Lowry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0.1mol/LNaOH溶解效果较好,所测得膜蛋白含量达68.8%左右。,数据更为接近实际含量.  相似文献   
7.
猪肺炎支原体膜蛋白的电泳分析及免疫印迹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猪肺炎支原体Z株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对该菌膜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猪肺炎支原体经A_(26)液体培养基培养,15000 r/min离心收集菌体细胞,低渗超声法破膜获得膜制剂后,应用12.5%的凝胶对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离,在电泳图谱上呈现出36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18×10~4~9.12×10~4。同时以膜制剂作为抗原,分4次免疫试验兔,心脏采血,提取抗血清,并分离纯化得到IgG,然后进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结果发现在SDS-PAGE分离得到的36种膜蛋白(或多肽)中,有6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1R2区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232株P97基因和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强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PCR扩增了Z株黏附因子的R1R2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37℃下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9.
 用培养皿滤纸吸附测定法和不伤根土壤拌菌处理及针刺接种法,测定了大白菜软腐病菌游动性突变体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在其中侵染定殖和扩展的特性。结果表明,游动性丧失和增强的突变体都可以通过种子萌发和主动接触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可以在体内有短期的繁殖,但菌量远低于野生菌。大白菜叶片接种实验说明,这两种突变体也都可以进行短距离扩展,但扩展距离和菌的繁殖量低于野生菌。  相似文献   
10.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Ecc) is a causal agent of soft-rot diseases in a wide variety of plants. Here, we have isolated nonmotile mutants in Ecc by in vivo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using a transposon Tn5. The sequence disrupted by the Tn5 insertion in YMU1 and YMU5 mutants was highly homologous to that of flhC and flhD genes, respectively.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flagellum-related genes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 such as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flhC and the flhD homolog mutants were shown to be aflagellate. Furthermore, the virulence of these mutants was greatly reduced in Chinese cabbage and potato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parental stra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lagellar formation is required for the pathogenicity of Ecc. Received: November 5, 2002 / Accepted: December 2, 2002 Acknowledgments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in-Aid (12052210) and by a grant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30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