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勤 《草业科学》1995,12(1):29-32
1988年,利用红豆草改良长芒草草地,建设人工割草场,显著提高了草地生产能力,经对1988-191年该草地地上生物量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型。为管理,保护,合理利用同类草地,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25~28 ℃的养虫室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菊科植物及豆科、禾本科牧草共10科30种植物对欧洲方喙象进行寄主专一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其食性专一,只取食加拿大蓟,个别成虫或幼虫在饥饿状态下仅少量取食菊科其他植物,但随后即拒绝取食。非选择性试验(饥饿试验)表明欧洲方喙象耐饥饿能力强,不同龄期平均达28 d。欧洲方喙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 ℃,高于30 ℃或低于10 ℃,生长发育则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3个不同种子预浸泡时间(6,12和24h),3种消毒剂(10%H2O2,30%NaClO和0.1%HgCl2)和3个不同消毒时间(10,20和30min)对甘肃红豆草种子萌发率、污染率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以获取甘肃红豆草无菌苗时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发芽率影响差异显著;预浸泡时间对发芽指数影响差异极显著,而对污染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消毒剂种类及消毒时间对污染率和发芽指数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各项因素,室温条件下无菌水预浸泡24h、0.1%HgCl2消毒20min种子发芽率较高,污染率较低,发芽较快且出苗整齐,是获取甘肃红豆草无菌苗种子的最佳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4.
红豆草草地生产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玺 《草业学报》2002,11(4):108-113
用测产、化学分析,动物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红豆草草地的生产能力及光能利用率做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盛花期红豆草生产能力最高,干物质产量达10336.2kg/hm^2,绵羊对其干物质的消化率为63.33%,产可消化干物质5263.6kg;产粗蛋白1491.5kg,消化率67.24%,产可消化粗蛋白900.2kg;氮的代谢沉积率18.22%,盛花期红豆草能值为18196.5KJ/kg,可积累能量188.08GJ/hm^2,占红豆草生长期内太阳有效辐射的2.56%,占农作物生长季内太阳有效辐射的0.84%,占全年太阳有效辐射的0.62%,能量消化率为61.27%。积累的可消化能94.06GJ/hm^2,占红豆草生长期,农作物生长季和全年太阳有效辐射比率依次为1.28%,0.42%,和0.31%。  相似文献   
5.
通过胰蛋白酶偶联的Sepharose 4B亲和柱,从红豆草茎叶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其抑制剂的抑制活力、摩尔抑制比和抑制活性中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豆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红豆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的摩尔抑制比为1∶2;用氨基酸修饰法,进一步证明红豆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两个活性中心分别是精氨酸残基和赖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6.
红豆草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比较系统的探讨了红豆草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地上部分的关系,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生物产量高的优良豆科牧草提供依据。同时对加速西北牧业基地建设和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过渡地带,进行旱作红豆草人工草地的研究和大田生产结果表明:在建植中对地形选择、抓苗、保苗的管理和刈割技术等措施的配套实施,是保证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红豆草、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依据豆科植物与其相应的根瘤菌可以共生固氮的生物学特性,对红豆草、紫花苜蓿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在各生育期就结瘤量、地上部鲜重、株高、产草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可提高幼苗结瘤率,增加分枝期结瘤量和地上部鲜重,提高花期产草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董东平  姜罡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31-3035,3044
为查清河南省禹州市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的生态学特征,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的种群类型、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大鸿寨山野生黄栌有3个变种;有5种植被型,其中1种为纯林,4种为混生灌丛,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大鸿寨山山地旱生生境的优势生态类群大多分布于山顶、缓坡上,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的保留树种,又可以当园林绿化观赏、药用、化工原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应用价值,应加快其野生引种技术的研究,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Rice false smut is caused by ascomycete Villosiclava virens, whose potential alternative hosts have been assumed previously. Here its potential alternative hosts were surveyed and identified from 2008 to 2013 in the main rice-growing regions in China. Two common weeds in paddy fields, Digitaria sanguinalis Scop. and 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 were found to present the similar symptoms to smut diseases in a few individuals in 2012 and 2013 in Zhejiang and Sichuan provinces of China, respectively. After the examinations of the spore morphology, their infection and extension mode in hosts, pathogen cell wall components,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the two 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the Basidiomycetes, Ustilago syntherismae and Ustilago trichophora, respectively.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alternative host of V. virens to be identified in China. These suggest that the alternative hosts of V. virens, if they do exist, are not possibl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 life cycle and the disease epide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