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原木灵芝孢子粉和浸膏粉中的牛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提取-磺基水杨酸沉淀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供试样品的牛磺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原木灵芝孢子粉和破壁孢子粉中牛磺酸含量分别为8.44mg/100g-9.23mg/100g和7.34mg/100g-7.89mg/100g,而灵芝浸膏粉中牛磺酸含量高达140.82mg/100g-157.38mg/100g.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包括超声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微波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在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分和氮水平对大麦‘鉴四’(Hordeum vulgare L.)生长及硝态氮(NO3?-N)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3?-N与Na Cl预处理后,大麦对NO3?吸收符合离子吸收动力学模型,其吸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NO3?预处理浓度增加后,Vmax增大,Km值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对高亲和力系统来说,所有预处理大麦的NO3?-N吸收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的描述。1 mmol?L?1NO3?-N预处理中,120 mmol?L?1 Na Cl预处理比1 mmol?L?1 Na Cl预处理显著提高了NO3?-N的吸收速率;10 mmol?L?1NO3?-N预处理时,120 mmol?L?1 Na Cl预处理与1 mmol?L?1 Na Cl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低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其根系NO3?-N高亲和力系统受Na Cl影响较大。对低亲和力系统来说,所有预处理大麦的NO3?-N吸收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的描述。在1 mmol?L?1 NO3?-N预处理中,与1 mmol?L?1 Na Cl预处理相比,120 mmol?L?1 Na Cl胁迫的大麦NO3?-N吸收速率显著提高;10 mmol?L?1 NO3?-N预处理中,120 mmol?L?1 Na Cl与1 mmol?L?1 Na Cl处理相比,降低了大麦的NO3?-N吸收速率。表明低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盐胁迫对其根系低亲和力系统有促进作用,而高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盐胁迫对其低亲和力系统的NO3?-N吸收没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壤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雅楠  杨宇  吕国忠  谷祖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67-1168,1170
研究了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150mg/L重铬酸钾,既有利于放线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土样在28℃或室温风干10~20d后,制成10%土壤悬浮液,40~50℃、pH7条件下,加6%酵母膏(或6%蛋白胨)和0.05%SD(S5mmol/L磷酸缓冲液),振荡10~20min,灭菌水稀释成1%后,与含250mg/L重铬酸钾的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最有利于放线菌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海产品中牛磺酸测定的三种前处理方法: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0.02mol/L盐酸提取法;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结果表明:采用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均比0.02mol/L盐酸提取法和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测定值高,测定结果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8%、变异系数(CV)为1.86%。该法试剂成本低,操作简便,且能同时测定其它18种游离氨基酸,是海产品牛黄酸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醇对水稻玉米种子萌发代谢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乙烯醇Polyvinyalcohol(PVA)具有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相同的作用:预处理水稻玉米种子后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代谢,其脂肪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丙二醇Malondialdialdedyde(MDA)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制乙醇是解决当前世界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当前生物质制乙醇在国内外无法大规模投入生产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选取优质的生物质材料和高效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6个泡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微波-氢氧化钠3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对泡桐纤维素含量和酶解后还原糖产量进行测定,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含量和还原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微波-氢氧化钠法预处理毛泡桐品种效果良好,处理后纤维素含量达84.82%,较预处理前提升了38.01%;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降低了21.23%和6.65%;还原糖产量较高,为471.38 mg/g。该研究可为生物质制乙醇高效预处理方法和优质生物质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曲预处理技术对天然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成熟大曲进行预处理,提升天然酱油的风味。[方法]以正常大曲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闷制时间后对应大曲的酶活及菌体自溶率;再向最佳闷制后的大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发酵考察最适的盐水浓度。[结果]大曲闷制时间越长,其自溶率越高,但大曲酶活会先升高,后降低,最佳闷曲时间是使大曲温度接近40℃,即闷制5~6 h最佳,大曲酶活较对照组高5.5%。将闷制5~6 h的大曲加入不同浓度盐水发酵,盐水浓度越高,天然油氨基酸越低,当盐水的浓度为19.5 Be'时,对应天然油风味最好,且氨基酸提升6.1%。故大曲预处理最佳时间为5~6 h,最适盐水浓度为19.5 Be'。[结论]研究可为提升天然酱油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预处理对‘Sorbonne’百合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试材,采用预处理液3%蔗糖+250 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120 mg/L赤霉素(GA3)对其进行保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含赤霉素的预处理液处理百合切花,能延长其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减少花瓣中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并对百合切花叶片有较好的保绿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寻求农业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秸秆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农业秸秆产生还原糖、生产乙醇、生成腐殖酸、制氢等方面对玉米秸秆资源化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