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制备了源于鸡、鹅、鸽、鹌鹑、孔雀、画眉鸟、珍珠鸡的禽型副粘病毒(APMV-1)7个强毒分离毒株和商品弱毒疫苗株克隆30(C30)的灭活油乳剂苗,并用这8种灭活油乳剂苗和C30株的活疫苗分别在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免疫及交叉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后(PI)分别测定试验禽血清的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抗体的滴度,并于PI 5周用强毒株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鸽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MAT)为9.00~10.0 log2,鸡的为7.13~7.63 log2,鹌鹑的为5.00~5.13 log2,鹅对灭活油乳剂苗的为5.63~6.38 log2、而对C30株活疫苗的仅为3.38log2;除了C30株活疫苗免疫鹅提供的保护率比较低(20%)外,8种油乳剂苗都能对同源或者异源强毒株的攻毒提供比较高的保护率(66.75%~100%)。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疫苗株C30与近年来从各种不同禽类分离的致病性APMV-1野毒株之间、不同禽源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以及各种不同禽源分离株的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均不大。  相似文献   
2.
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了一株大菱鲆致病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R1和其他7株弧菌的外膜蛋白。通过SDS-PAGE图谱分析比较了这8株弧菌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8株弧菌的外膜蛋白电泳一般可得到6-12条条带,其分子量多集中在65-106 kD和28-48 kD,其中36 kD的蛋白带为8株弧菌所共有。用兔抗SR1全菌血清进行Western-blot印迹显示,菌株SR1的外膜蛋白条带中有6条发生了阳性反应,其分子量分别为73 kD、48 kD4、5 kD3、9 kD、36 kD和32 kD。而其他7株弧菌的外膜蛋白与兔抗SR1血清也发生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这些阳性反应条带的分子量集中在65-73 kD、45-48 kD和36-41 kD之间,其中36 kD的外膜蛋白在8株弧菌中均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说明36 kD的外膜蛋白是这8株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生动物源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强毒株J-1株与弱毒株MR-1株抑制差减杂交得到gneJ差减片段,该片段与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人源嗜水气单胞菌的UDP-乙酰葡萄糖胺-4差向异构酶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扩增完整的gneJ基因,进行分布检测并将其克隆至质粒pET32a(+),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进行异源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59.7kD,与理论推测值基本相同。酶活性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将UDP-乙酰葡萄糖胺转化为UDP-乙酰半乳糖胺,确证gneJ基因编码蛋白为UDP-乙酰葡萄糖胺-4-差向异构酶。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嗜水气单胞菌J-1株胞外产物的兔抗血清可识别该重组蛋白,表明该蛋白与天然蛋白有相同的抗原性。以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对小鼠进行动物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小鼠有60%的保护率,证明UDP-乙酰葡萄糖胺-4差向异构酶可作为亚单位疫苗的侯选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热加工方式对牛乳过敏原αs1-酪蛋白构象和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不同加热条件下αs1-酪蛋白免疫原性的变化,进而通过8-苯胺-1-萘磺酸荧光探针和圆二色谱分 析其二级结构变化,初步揭示热处理调控过敏原αs1-酪蛋白抗原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在80 ℃、60 min,90 ℃、 10 min,90 ℃、60 min条件下热处理后,αs1-酪蛋白中α-螺旋结构含量显著低于未加热αs1-酪蛋白,在70 ℃、 20 min,80 ℃、20 min,90 ℃、20 min条件下热处理后,αs1-酪蛋白中无规卷曲含量显著增加,70~100 ℃加热 20 min条件下表面荧光强度最强,其他温度-时间条件下二级结构含量变化不显著;αs1-酪蛋白构象的变化导致αs1-酪 蛋白的抗原性显著降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显示,在70~100 ℃加热20 min条件下,αs1-酪蛋白的抗原残留 量均较高,而免疫印迹方法显示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αs1-酪蛋白仍具有免疫反应特性,建议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揭 示热处理调控αs1-酪蛋白抗原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欧洲鳗鲡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娟娟 《水产学报》2006,30(6):806-811
应用亲和层析技术提纯欧洲鳗鲡免疫球蛋白(Ig),并对欧鳗Ig的结构和抗原性进行分析。层析结果表明:Ig蛋白呈现一个锐形曲线,蛋白峰与抗原活性峰高度重叠。SDSPAGE分析表明:欧鳗Ig重链分子量为68 kD,轻链有3条,分子量分别为21 kD、23 kD和26 kD。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欧鳗Ig有790 kD和350 kD 2条蛋白带,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有790 kD、593 kD和350 kD 3条蛋白带。Western-blotting试验证实:兔抗欧鳗Ig能识别欧鳗Ig的多种不同聚合体和Ig的重链,但不能识别Ig的轻链。结论:欧鳗Ig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以四聚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这与其它硬骨鱼的Ig形式有差异。欧鳗Ig链间二硫键不健全,在SDS作用下可解聚产生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体,首次揭示欧鳗Ig的轻链有3种异型。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疾病实验室保存的鹿体内分离并鉴定的结核病流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方法从已构建的鹿结核病野毒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文库中扩增RD1区的Rv3872、Rv3873、Rv3874、Rv3875和Rv3878 5段目的基因,分别与p 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经PCR、酶切鉴定后的阳性重组克隆质粒与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连接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进行初步研究。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与期望的序列一致,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经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好的目的蛋白能与鹿结核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其在鹿结核病血清诊断学中的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合成含有鸡法氏囊病毒抗原表位核酸序列的4条引物,利用SOE-PCR (重叠延伸PCR法)方法克隆得到含鸡法氏囊病毒多抗原表位串联肽的核酸序列。通过EcoR I和Sal I 两个酶切位点使该核酸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DS-PAGE 实验结果表明鸡法氏囊病毒重组多抗原表位串联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为20%左右。Western blotting试验和免疫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的结果均表明鸡法氏囊病毒重组多抗原表位串联肽具有明显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基础上人工合成一段含VP1抗原表位双链DNA序列(150bp),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过GSTrap FF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30800。以该纯化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600的抗血清。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经过空载体pGEX-6p-1表达的GST蛋白孵育的抗血清反应后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区150bp编码基因在E.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为原核表达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CIV)HA1蛋白,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CIV H3分离株的HA1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再将其亚克隆于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A1。将该质粒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58 ku。纯化的HA1蛋白经western blot和Dot-ELISA鉴定表明,表达的重组HA1蛋白可以与H3N2亚型C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Whe株非结构蛋白质1(NS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PCR从实验室保藏JEV Whe株中克隆NS1全长序列,并将其插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NS1-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ED3),经IPTG诱导,得到可溶性表达的融合蛋白质His-NS1。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质分子量为46ku,大量表达于上清中。镍离子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得到His-NS1蛋白质,经Western-blot检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JEV NS1的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