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能力 ,测定了虫体内抗寒物质的组成成分 ,并对其耐寒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越冬幼虫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滞育期 ,4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初期的-1 7 2℃下降至滞育期的 -2 4 4℃ ;5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 -1 3 4℃下降至 -2 4 8℃。越冬幼虫体内水分、糖元、脂肪含量下降 ,其中以糖元含量下降明显 ;越冬幼虫以“小分子糖—氨基酸—糖蛋白”物质系统形成抗寒基质 ,增强耐寒性。  相似文献   
2.
从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Butler)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桑尺蠖微孢子虫),形态为长卵圆形,大小为3.5~4.1×1.6~1.9μm。从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ectaWarren)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丝棉木金星尺蠖微孢子虫),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3.2~3.7×1.6~2.1μm。两种微孢子虫均能感染寄生家蚕的主要组织器官,引起蚕儿发病,但致病力要比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弱,且能经卵传染给下一代,其胚种传染率要比家蚕微孢子虫低。  相似文献   
3.
从海宁蚕区的桑尺蠖体中分离到Thelohania类微孢子虫,其孢子形态大小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相似.在孢子形成期产生多孢子芽膜,孢子形成数为8个.感染寄生于蚕肌肉、气管、生殖腺、脂肪、马氏管等组织细胞,对蚕幼虫的致病性较弱,胚种传染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2种野外昆虫来源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及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湖南蚕区野外昆虫菜粉蝶(Pieris rapae)、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分离到的2种微孢子虫感染家蚕,观察微孢子虫的寄生组织、生活史以及原代微孢子虫与在蚕体侵染繁殖的第1代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作为探讨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与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关系的病原生物学依据之一。用Giemsa染色镜检观察的结果显示,2种来源的微孢子虫可在家蚕幼虫体内全面寄生,在中肠、丝腺、马氏管、脂肪体、生殖腺、肌肉组织、气管丛等组织中均能检出。电子显微镜观察2种来源的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并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比较,结果显示在家蚕体内继代的源自菜粉蝶和桑尺蠖的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特征与Nb基本一致,孢子壁由3层组成,极体分为前后2部分,极丝同型,核成对出现,核形不规则,核膜双层,粗面内质网附含大量的核糖体,孢子后部有后极泡。2种来源的微孢子虫在家蚕体内的发育过程较为相似,所有时期的核都成对出现,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周期分别为72、96 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