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山西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本实验通过在山西灵石某猪场发病猪群中取样,分离病原菌,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生化鉴定以及PCR的技术扩增其gdh和16srRNA的序列,然后进行药敏实验。鉴定出分离菌能够在鲜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革兰氏染色阳性、43种生化试验结果以及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为猪链球菌。药敏实验结果可见其对强力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头孢曲松和磷霉素完全耐药。为山西地区猪链球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地区猪源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的流行现状和分子特征,并评估其人兽共患风险。【方法】 从广东省10个地区采集新鲜猪粪样品,采用显微镜镜检,并应用巢式PCR对贾第虫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不同地区和生长阶段猪贾第虫的阳性率。对所有的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将获得的贾第虫gdh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确定贾第虫的基因型;运用Mega 7.0软件的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结果】 贾第虫包囊呈椭圆形,囊壁较厚,大小为(10~14)μm ×(7~10)μm,具有明显纵向轴柱,细胞核分布于轴柱两侧。521份受检样品中共检测出94份PCR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8.04%(94/521),其中茂名和清远的阳性率较高,分别达40.00%(10/25)和35.06%(27/77);肇庆和韶关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90%(3/77)和8.57%(3/35);佛山、江门、阳江、河源、广州和惠州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2/18)、15.31%(15/98)、11.43%(4/35)、13.33%(4/30)、9.38%(3/32)和24.47%(23/94)。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的阳性率调查发现,母猪的贾第虫阳性率(24.55%)显著高于断奶仔猪(13.30%)(P<0.05),与育肥猪的贾第虫阳性率(19.23%)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gdh基因序列的基因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发现5种贾第虫亚集聚体,即集聚体AⅠ和集聚体E的4种不同亚型,包括集聚体E1、E2、E10和E13,其中61.70%(58/94)测序阳性样品属于集聚体AⅠ,38.30%(36/94)属于集聚体E的不同亚型。【结论】 广东猪源贾第虫的感染较普遍,不同地区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人兽共患性集聚体AⅠ为优势亚集聚体,表明广东省猪源贾第虫存在人兽跨物种传播的风险,应重视该病可能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南部分地区非人灵长类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其集聚体和基因亚型分布,收集了西南地区部分动物园、养殖场以及试验动物养殖基地的207份猕猴、长臂猿、金丝猴和食蟹猴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iardin(bg)、tpigdh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率为7.73%(16/207),16份阳性样品均为集聚体B(assemblage B)。感染的品种包括猕猴、长臂猿及食蟹猴。长臂猿感染率最高(38.89%),不同品种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所有阳性样品均成功扩增出bgtpigdh三个基因的特异性产物。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bgtpi基因位点多态性变异明显,gdh位点多态性变异较小。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西南部分地区非人灵长类所携带的贾第虫具有人兽共患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