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9篇
  35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杧果品种‘汤米·阿京斯’的叶片和果肉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和鉴定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分别检测出叶片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64和51种。果肉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和苯甲醛;果肉中所特有的且含量较高的香料物质为3-蒈烯和苯甲醛,二者含量占56.68%。对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香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包含14种香型,其中果香、松香和木香是最主要的香韵类型,对松香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包括α-蒎烯、β-蒎烯、3-蒈烯、月桂烯和α-水芹烯,其中3-蒈烯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芒果、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为主要原料,研发一款品质优良且具有预防龋齿,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的芒果无糖软糖。方法: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的添加比例、复合凝结剂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等对芒果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模糊数学法优化芒果软糖配方。结果:芒果软糖的最佳配方为芒果汁添加量50%,柠檬酸添加量0.2%,复合凝结剂添加量10%,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的添加比例2:3:1(添加量为35%);二十二碳六烯酸添加量1%,维生素C添加量0.5%。结论:此配方下的芒果软糖不仅色泽均匀、弹性适中,而且形态饱满,酸甜可口,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3.
芒果核仁是芒果加工的副产物,其中脂肪含量达9.0%~13.1%(干基),从中提取的核仁油是一种优质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从芒果核仁油理化性质、脂质组成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总结归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进展,并与可可脂、类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分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芒果核仁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芒果的外皮比较厚硬,富含纤维素,通常在加工前都必须去皮。与其它水果一样,由于芒果的品种不同,形状不同,成熟度不同,则去皮的难易程度就不同,不同的去皮方法所去皮层上的带肉率也不同。目前,芒果去皮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为提高芒果去皮的机械化程度及效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芒果去皮方法,对基于液压系统对芒果去皮过程的运动及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主栽品种紫花杧为试材,探讨不同果袋类型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套袋可大幅度降低采收果的果面流胶和雨水污染,极显著地降低果面虫伤率.套袋可改变采收时的果面颜色,但不同果袋类型间存在差异.后熟完成时,果面均为品种固有颜色,不因果袋种类而改变.套袋能促进果实后熟转黄和果色均匀,能显著降低炭疽病的病果率,但不同果袋对蒂腐病的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套袋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减轻果实失重.供试品种用外黄内黑复合纸袋套袋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台农1号杧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杧果坐果率与开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为试材,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了80个温度和湿度自变量与不同时期坐果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花后14d的坐果率受温度和湿度条件影响最大。(2)花后7d两性花坐果率与花后1~6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直线线性负相关,与花后1~2d、1~4d、1~6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低温度、>10℃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花后14d坐果率与花后6~10d的平均最高温度、4~10d平均温度、2~10d平均最低温度、4~14d>10℃积温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线性负相关。(4)花后25d坐果率与花后1~10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10℃积温以及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5)有利于花后14d坐果的花后4~14d的下限平均温度为20.6℃,最适温度为24.7℃。  相似文献   
8.
探讨芒果育种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芒果育种的目标定位与栽培技术中主要问题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杧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培养基的选择,不同器官的培养,以及影响杧果组织培养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展望杧果组织培养的工作和研究方向:(1)完善不同杧果品种的快繁体系,进一步消除杧果组培中酚害的影响;(2)进行杧果种质资源的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杧果原生质体培养和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染色体工程等提供技术平台;(4)建立高效的杧果植株再生体系,为杧果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5)加快杧果遗传转化的研究步伐,特别是抗病基因、抗逆基因等的遗传转化;(6)不断加强杧果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元江县桔小实蝇为害特点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小实蝇在云南省元江县一年发生6代。每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4月下旬和7月初至8月初。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芒果果实危害。采用果实套袋和甲基丁香酚诱杀雄虫可保护果实,降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