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8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371篇
基础科学   79篇
  277篇
综合类   1775篇
农作物   184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272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对胶体磨技术自制的全豆豆浆和一般机械磨加工的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的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通过营养成分检测对全豆豆浆和永和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同时将检测的全豆豆浆营养成分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普通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豆豆浆口感浓厚,细腻爽滑,豆香味浓郁,无豆腥味,感官评价总得分高于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豆豆浆中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脂及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永和豆浆,更高于普通豆浆。全豆豆浆的普及不仅可以提高豆浆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Mingzhu HE 《干旱区科学》2020,12(4):701-715
In arid desert regio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reclamation and subsequent irrigated cultivation have become effective ways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expand arable croplands, and develop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rovement in soil texture and fertility is crucial to high soil quality and stable crop yield. However, knowledge on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conversion of desert lands into arable croplands is very limit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in an arid desert region of northwestern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fter 0, 2, 5, 10, 17, and 24 years of cultiv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silt and clay contents at the 17-year-old sites increased 17.5 and 152.3 fol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at the 0-year-old sites. The soil aggregate size fraction and its stability exhibited an exponential growth trend with increasing cultivation ages,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for the proportion of soil macroaggregates (>5.00 mm) during the 17 years of cultivation.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tent at the 24-year-old sites was 6.86 g/kg and increased 8.8 folds compared with that at the 0-year-old sites. The total (or available)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nt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and reached higher values after 17 (or 24) years of cultivation. Changes in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slow, rapi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stages, but some key properties (such as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OC) were still too low to meet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long-term study indicated that reasonabl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ch as expanding no-tillage land area, 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s, applying organic fertilizer, redu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carrying out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 fertilization, is urgently needed in arid desert regions.  相似文献   
4.
5.
干法生产UHT豆奶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干法生产(大豆筛选、脱皮、高温灭酶、粗磨、超细研磨、浆渣分离)制得豆奶;根据QB/T2132产品分类要求(纯豆乳、调制豆乳、豆乳饮料),研究配方组成(大豆用量、加油量、乳化剂添加量);采用UHT灭菌、复合塑料膜无菌灌装,常温下保质期达到30~90天.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奶牛繁殖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调控措施,分析认为奶牛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奶牛管理应做到整个泌乳期始终监测奶牛的体况和奶牛日粮中微量元素的维生素的含量,避免营养素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奶牛繁殖障碍,同时应避免奶牛过肥或过瘦。适当补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三组凉山半细毛羊的 4月龄断奶公羔 ,用 3种不同的补饲水平 (Ⅰ、Ⅱ、Ⅲ )进行舍饲 ,分别于 6月龄和 8月龄对各组肥羔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高营养水平组 (Ⅰ )的羔羊 6月龄和 8月龄体质量、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 (Ⅲ ) (P <0 .0 1) ,显著高于中等营养水平组 (Ⅱ ) (0 .0 1

0 .0 5 )。凉山半细毛羊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含量较丰富 ,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总量达到 2 6 .15 %。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个春小麦品种(或品系)蛋白质、脂肪、淀粉百分含量间的相关、回归、协方差分析,表明蛋白质百分含量与淀粉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脂肪百分含量与淀粉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蛋白质百分含量与脂肪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了淀粉、脂肪、蛋白质百分含量间的回归方程。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各品种(或品系)蛋白质、脂肪、淀粉百分含量变异系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品种在品质性状上的纯合程度。变异系数愈小,表明纯合程度愈高;变异系数愈大,表明纯合程度愈低。因此,在那些变异系数较大的品种(或品系)中,可选出表型性状与原品种(或品系)基本相似,而在品质性状上却有较大提高的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杂交早稻吸氮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早稻吸氮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500千克左右,植株每亩总吸氮量平均为9.78千克,其中土壤供氮量占52.45%。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氮量占50.72%,中期占31.08%,后期占18.30%,以中期施氮对叶片含氮率影响最大。在高氮水平下,中期施氮导致茎鞘醣含量急剧下降。抽穗前植株吸氮量与每亩发育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结实率受每朵颖花占有抽穗前醣量的影响。最适 LAI 为6.5~7.5。  相似文献   
10.
百脉根种子硬实处理与耐藏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百脉根种子硬实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对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耐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年种子含硬实率59.3%。经擦破种皮或硫酸浸种处理,硬实率明显下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种子随贮藏期的增长,硬实率明显下降,其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直播出苗率,幼细苗存活率等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种子电导值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