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鲜乳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来源调查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贵阳市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环节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采集贵阳市周边5个大型奶牛场及一个牛奶加工厂的乳区棉签拭子75份和各生产环节奶样310份,按国家标准(GB 4789.10—2010)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测定其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主要来源于牛乳头内;传统的"弃前三把奶"工艺对降低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作用不明显;规范的乳区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乳头外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生鲜乳安全的影响;所调查奶牛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在亚抑菌浓度单一药物的持续诱导下,鸡源大肠杆菌(E.coli)对临床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变化,本实验采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LG30鸡源E.coli和O78标准菌至30代,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各不同诱导代次的菌株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下,受试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持续下降,当诱导至20代,各诱导菌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株,继续诱导至30代,各诱导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加重,但各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升高速率变慢.表明细菌在单一药物诱导下可以较快进化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3.
张保才  张秀荣  李金  刘亮希  任丽  孙俞洪 《园艺学报》2020,47(Z2):2973-2974
‘红迪’番茄是以自交系11FP033为母本,自交系09FP25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强,8 ~ 9节着生第1花序,每花序着生6 ~ 7朵花,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圆球形,熟果红亮,单果质量240 ~ 260 g,硬度佳,耐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番茄红素含量56.2 mg • kg-1,维生素C含量202 mg • kg-1。产量120 000 kg • hm-2。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南方根结线虫、枯萎病、叶霉病、晚疫病和灰叶斑病,适宜四川、山东、山西及西北地区春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与舒巴坦、利血平和EDTA联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能使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仅能使3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而EDTA能使7、5、3、6、8株菌对以上5种药物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利血平使4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下降4倍以上,使5株菌株对氟苯尼考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EDTA使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5类药物的MIC大幅度下降,分别使8、5、2、8、8株菌MIC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EDTA使7株菌株对恩诺沙星MIC下降4倍以上,使所有分离株对其余4种药物的MIC显著下降;舒巴坦+利血平+EDTA和5类药物联用后,所用分离株的MIC下降4倍以上。由此可见,引起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的下降、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三者相协同提高了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复交系谱法选育成中籼稻中熟品种E164.该品种参加两年(1987~1988) 省区试,平均亩产481.5公斤,比对照密阳23平均亩增产10.7%;一年(1989) 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4公斤,比对照密阳23增产8.6%.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米质优,1985年参加省优质米评比,居参评20个籼稻优质米之首,1987年参加中国水稻研究所63个区试籼稻品种米质测定,名列第三.三年(1987~1989) 人工接病虫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至中抗稻瘟病和白背飞虱,高抗至抗褐稻虱;田间检查,纹枯病轻.表现为优质、高产、多抗品种类型.目前省内外正在加速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高产多抗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株两优02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多抗源聚合杂交是选育对稻瘟病具广谱抗性品种的有效途径,而选育偏籼型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是选育亚种间杂交早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玉1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玉106"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4—2005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255.2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8.1%。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498.8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12.0%。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玉106"。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四平西部、长春北部、松原地区、吉林地区、白城部分地区和内蒙古等地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喷雾法与浸根法,分别对99份国内外甘蓝种质资源(83份自交系、16份杂交种)进行黑腐病与枯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共筛选出26份抗黑腐病的材料,其中2份表现高抗,即99-192和20-2-5(病情指数10);同时还筛选获得引162、奥奇娜、96-100-919等54份高抗枯萎病的材料(病情指数10)。其中,秋德、99-192、HB34、JS119、ZL66为高抗或抗黑腐病兼高抗枯萎病的材料,且JS119和ZL66为早熟、圆球类型材料。进一步对抗性材料的地理来源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83份自交系材料中高抗枯萎病的材料多来自日、韩等国家,且多为早熟、圆球类型;而高抗黑腐病材料多为晚熟、扁球类型,早熟类型中对黑腐病有较强抗性的材料较少。分别对不同抗性材料配制的16份杂交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蓝黑腐病、枯萎病的抗性分别符合隐性和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