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研发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合成18种C14支链含噻二唑片段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采用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研究所合成苯环取代基衍生物对鸡毒支原体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2、15和17对鸡毒支原体S6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0.125 0μg·mL~(-1),化合物18和对照泰妙菌素对鸡毒支原体S6的MIC值最高,均为0.015 6μg·m L~(-1),化合物18氨基被苯甲酰基化后所得化合物17的抗菌活性减弱。【结论】化合物18可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新的抗支原体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给截短侧耳素类动物专用抗生素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合成了4种含丁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研究了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对4种截短侧耳素衍生物鸡毒支原体抑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125 μg/mL,化合物3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μg/mL,化合物4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 μg/mL。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截短侧耳素对高等植物的毒害作用情况,研究了马铃薯‘克新1号’幼苗在含有不同浓度截短侧耳素(0、0.00128、0.0032、0.0064、0.016、0.032、0.08、0.16 mg/mL)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中侧耳素浓度大于0.016 mg/mL的条件下,马铃薯生长都受到显著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长、及根、茎、叶干重均显著降低;在0.08~0.16 mg/mL条件下,马铃薯幼苗植株矮小,死亡率高,根系极少,甚至不生根。回归分析发现,测定的各项指标随侧耳素浓度的增加呈负幂函数的形式下降,其中指数的绝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根重>根长>茎重>株高>叶重>叶数>茎粗。这些结果表明,截短侧耳素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具有毒害作用,抑制作用对根最严重,叶最轻,这可能是根直接接触药物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截短侧耳素的萃取和结晶。截短侧耳素闪蒸粉分别用甲醇、乙醇和K酮在20℃、40℃和60℃条件下萃取,萃取时间60min,比较萃取率;60℃的K酮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50℃、45RE和40℃,加入晶种保温3h,然后以5-8℃/h的速度降温至0℃,然后保温2h,离心获得晶体,50℃干燥1h,获得截短侧耳素粉,分析干燥失重、含量、杂质和收率。K酮在60℃时的萃取率最高,均值为92%;40℃加入晶种保温3h获得产品收率最高95.01%。K酮为更加理想的截短侧耳素萃取剂,萃取温度60℃,晶体成长的第一过程选择40℃。  相似文献   
5.
确定侧耳素类抗生素对植物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截短侧耳素、泰妙以及沃尼妙林溶液培养3个科的5种植物种子,观察幼芽生长情况。通过试验,分别得到截短侧耳素、泰妙菌素、沃尼妙林对红豆、黄豆、玉米起促进作用的浓度范围、最大促进浓度、抑制作用起始浓度,但活尼妙林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对玉米未表现出促进作用;还得出对于绿豆和白菜,3种侧耳素类抗生素在质量浓度0.002~0.800 mg/mL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都抑制幼芽生长,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侧耳素类抗生素在高质量浓度下都对植物幼芽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化合物对不同植物的作用效果不同,低质量浓度下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lsa(E)在猪源肠球菌中的流行情况及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广西某猪场分离的56株肠球菌中检测到15株携带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lsa(E)的肠球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对不同克隆型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和相关耐药基因型检测,通过Southem杂交定位lsa(E)基因在不同菌株中的位置.PFGE结果显示15株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共有7种不同的PFGE谱型,表明携带lsa(E)基因的肠球菌在同一猪场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除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100%耐药外,对利奈唑胺、氟苯尼考、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1%、85.7%、71.4%和85.7%.耐药基因erm(B),aac(6')-Ⅰe-aph(2")-Ⅰa和aph(3")-Ⅲ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和72.4%;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lsa(E)基因在6株菌中定位于质粒22 kb~54 kb,而在1株菌中定位于染色体.本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措施控制lsa(E)快速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