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林业   350篇
农学   432篇
基础科学   213篇
  672篇
综合类   1636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213篇
畜牧兽医   707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2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he benzimidazole carbamate and benmidine drugs on Cysticerci cellulosae and choose effective drugs on Cysticerci cellulosae, the membrane metabolism of Cysticerci cellulosae in vitro was tested after three kinds of drugs which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indexes included the contents of lipids, the contents of SA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embrane fluid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xfendazole could inhibit the membrane metabolism of immature and mature Cysticerci cellulosae in vitro, and albendazole only inhibited the mature one, while thibendimidine neither acted on the immature nor mature one.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利用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进行畜禽脂肪代谢研究的成果,其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试验途径和方法、免疫机理、降脂效果及特异性脂肪膜蛋白的研究启示,从而为脂肪细胞膜免疫降脂试验提供成功的范例和科学的依据,并开辟降低脂肪、提高瘦肉率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 ,严重危害着养猪事业的发展。虽然猪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简单 ,但由于它对营养要求较高 ,故培养难度大 ,也是人们不能对其深入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利用克隆技术 ,对猪肺炎支原体从基因水平上进行了多种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文章从它的生物学特性、荚膜结构、膜蛋白研究以及基因水平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并简明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温湿度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贵烟4号变黄阶段烘烤环境与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32℃~42℃、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随着变黄温湿度的逐渐升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加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控制变黄温度约37℃~38℃,相对湿度84%~90%即干湿差约1.5℃~2℃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较高;分析结果还表明,烤后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香吃味评吸得分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临床上有明显低磷血症的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血症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磷脂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膜胆固醇/磷脂摩尔比值(nch/npl)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磷与红细胞膜磷脂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y=10.852x+3.196,P<0.01);与红细胞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940,y=2.850x-1.072,P<0.01;r=-0.920,y=1.968x-1.401,P<0.01)。此外,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磷脂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54,y=19.122x-4.384,P<0.01),而与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8,y=0.927x+0.964,P<0.01;r=0.978,y=-0.293x+1.113,P<0.01)。结果表明,磷是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的先决因素,而后者又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导致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林木种子电导法测定条件和测定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指数的相关方程,找出了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在—13.9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只有24.0%,在—16.73Pa时发芽率为16.3%。用0.5%的NM—1号抗旱剂包衣后,在—16.73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可达65.6%,比对照提高49.3%。同0.5%的NM—1抗旱剂在大豆现蕾期喷施叶面1次,相对收获株率为115.38%,相对千粒量为107.7%,增产率为40,27%。玉米在6叶期喷施0.5%的抗旱剂后,饱和亏减少4.09g,是对照的43.81%;干物质积累比对照快67.19%,蒸腾系数减少8.36g。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20、20及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缓慢吸血期围食膜的厚度持续增加,而在快速吸血期其厚度却会显著减小。饱血后发育期围食膜不断增厚,愈来愈拱曲,与肠壁的距离不断扩大,并形成多层结构;至少分别于饱血后12、25及11天,仍能在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肠腔观察到完好状态的围食膜。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多种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其围食膜的发现及围食膜形态变化的初步描述,对进一步认识这些病原体在全沟硬蜱体内迁移扩散规律、发育动态以及向宿主的传播途径,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结合位点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将PLPC(15μg·ml 1)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20μg·ml 1IgG)吸附后处理泗棉3号的切根苗,毒素所引起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ELISA测定了泗棉3号幼苗子叶的质膜制剂与PLPC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分别用胰蛋白酶和煮沸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的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初步表明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乡县桑元乡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该乡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该乡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