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林业   985篇
农学   1101篇
基础科学   8957篇
  402篇
综合类   5447篇
农作物   655篇
水产渔业   677篇
畜牧兽医   1380篇
园艺   511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1026篇
  2012年   1423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162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149篇
  2006年   1096篇
  2005年   937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5篇
  197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蒙城县以优质专用订单小麦生产为抓手的秋种工作总体思路,通过加强示范片建设,以品种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强化农机农艺配套融合,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播种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手段,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达到产量提高,品质改善,订单回收、提质增效目标,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冬前田管技术措施,供广大农技人员及种植户参考借鉴,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5.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将现代工业化程度大大提升。目前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定边县荞麦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定边县旱地进行了荞麦4种不同机械播种模式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机械条播为最佳播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插秧是目前稻作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本文结合舒城县水稻机械插秧工作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水稻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秧苗培育、移栽田准备、秧苗准备、插秧、配方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现代化水稻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